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考试大纲
2008年北京《电视艺术片创作》考试大纲
时间:2016-05-06 来源: 责任编辑:txj
4.主持人串接型
这类片子往往将编导意图通过主持人(或准主持人)的形式来贯串其各个段落,有主持人本身的情感,情绪变化或叙述状态的变化,来决定片子本身叙事和抒情的展开幅度。
5.其他结构方式
不少电视艺术片编导还尝试过其他一些结构方式,如电视艺术片《赤土》就几乎全部采用无解说的音乐、音响结构全片。电视艺术片的结构并非只能按照一种类型样式来做,其实不少电视艺术片常常是同时并用几种结构样式。
第五节 节奏——变
一、电视艺术片的节奏的含义
电视艺术片的节奏有两种含义,一是片子本身各种因素相互协调共同展开的律动;一是创作者心理感受的律动。前一种称作“外节奏”,后一种称为“内节奏”。所谓“外节奏”,具体说来就是画面自身运动的节奏,声音自身运动的节奏以及声音、画面结合后整体运动的节奏。所谓“内节奏”,指的是创作者情感、情绪运动的节奏。
二、如何把握好艺术片节奏的“度”
(一)从“外节奏”的方面看,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1.快与慢的关系
一部片子整体节奏的“快”与“慢”是由片子本身的情感基调、拍摄对象决定的。但是无论是“快”或“慢”,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快”与“慢”的协调,在原则上是快慢相间,片子的叙事或抒情一张一弛、一松一紧。这样快与慢的交互运动,此起彼伏地共同展开,便形成了片子的有韵律的节奏。
2.动与静的关系
动与静原则上也是交互运动,共同展开的。
3.虚与实的关系
对于电视艺术片来说,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不少电视艺术片工作者,在主体参与过程中,过于强化某一方面的因素,并将其夸大,带来了很多相反的效果。如有的把解说词写得太慢,情感又过,很少留下“含蓄”的令人回味的地方。画面也是这样,无限的堆积许多也许有价值的“实”体性存在,这都是“虚”与“实”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所谓“虚”,并不意味着没有,而是为形成一个良好的节奏而做出的有力的一种艺术手段。
(二)所有“外节奏”的运动都是以“内节奏”的运动为条件,为依据的。
创作者情感、情绪的变化是因人而异的,各具特色的,由于受创作者个人阅历和特点的影响,不同创作者情绪、情感、心理感受都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处理“外节奏”时的感受就不一样,有人希望将画面拼接的速度“快”一些,有人希望能将语言或音乐音响放得“慢”一些,在动与静、虚与实等许多其他的问题上也是如此处理。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艺术片编导创作时要注意的问题
(二)如何达到电视艺术片创作几个方面的要求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艺术片编导创作时要注意的问题
领会:(1)选题要“精”的含义
(2)电视艺术片语言的组成
(3)抒情段落和叙事段落
(4)电视艺术片结构的类型
(5)“外节奏”和“内节奏”
(二)如何达到电视艺术片创作几个方面的要求
应用:(1)通过具体片例或创作实践分析电视艺术片语言的作用
8/15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北京2010年自考服装艺术设计(专科)指定教科书 下一篇:2008年北京《摄影构图》考试大纲
-
相关文章:
- 河北《音乐分析与创作(0733)》自学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