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考试大纲
2008年北京《电视艺术片创作》考试大纲
时间:2016-05-06 来源: 责任编辑:txj
(2)电视文化艺术片的特征
3.应用:电视文化艺术片的创作手法
第三章 电视艺术片创作的要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探讨了从编导的角度来看优秀的电视艺术片的创作应该把握的要领。要求学生从选题、立意、语言、结构、节奏几个方面领悟作为电视艺术片编导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创作技巧。可以结合实际片例帮助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选题——精
一、选题的重要性和对选题要求
选题是一部电视艺术片创作的前提和基础。一部好的电视音术片,它的选题或者说拍摄内容要“精”,也就是精致、精到、精心。
二、如何做到选题的“精”
电视艺术片的编导应该在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有兴趣的题材范围内选择。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人生阅历不同,这决定他能够熟悉、理解和把握的对象会有所不同,他能够引起兴致、兴趣乃至兴奋的对象也会有所不同,不顾自己的特殊条件,一味追求时尚,那就很难达到选题“精”的境界。
著名的电视艺术片编导刘郎,他在《〈西藏的诱惑〉导演阐述》中,曾这样总结他的成功经验:“创作这些片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我在寻找自己优势的一个过程,这个优势,就是自己的文化修养与西部生活、西部题材的契合点,找得越准,片子也才越成功。”刘郎认为他之所以在电视艺术片创作上能取得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题的成功,在选题问题上意识比较自觉、比较明确。而他选题的范围又是自己比较有优势的那一些。刘郎的电视艺术片创作,从选题来看,不媚俗,不迎合时尚,执著于他所熟悉、理解的选题,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下去,从选题方面来说可谓达到了“精”的境界:精致、精到、精心。
第二节 立意——新
一、立意的含义和对意义要求
所谓立意,就是对选题进行深入研究后,对其所蕴积着的思想做进一步开掘,所得出的核心主题意向。我们对电视艺术片立意的要求是“新”,也就是新鲜、清新。
二、如何做到立意“新”
(一)在表现角度上下功夫。
站在什么位置,从哪一个视角入手去观察对象,表现对象,是电视艺术片立意是否可以出新的重要事件。同样的题材要想立意出新,表现角度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
赵安编导的电视音乐歌舞艺术片《黄河神韵》就是一部立意出新的力作。以往一些编导在同一类题材上都留下了不少作品,但《黄河神韵》一反过去深沉、凝重甚至悲苦的情调,改变以往舞台演出或演播室播出的套路,将大规模的歌、舞、音乐表演直接搬到黄河岸边,从当代人重新审视黄河的角度,以表现我们民族新的一代充满热情、潇洒、豪迈、奔放作为基调,以往历史的视角为今日审美的视角所取代,以往沉重的主题意向与情感基调为今日潇洒的主题意向与情感基调所取代,角度的变化带来了立意的出新,也为电视艺术片创作尝试着走了一条新路。
(二)要在情感体验上下功夫。
纵观所有成功的电视艺术片,几乎无一例外地凝聚了编导浓烈深厚的情感体验。在自己所熟悉、理解的对象身上,融入浓烈深厚的情感体验,经过自己心灵的过滤,就会产生不同反响的效果,这也是立意出“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的电视片编导也许可以有新的表现视角,但若缺乏这样的情感体验,其立意的力度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单纯从角度上追求“创新”,情感体验薄弱,有时甚至给人产生这样的印象:只是花里胡哨地玩技巧、玩形式,也许角度很“刁”、很“奇”,但总的主题意向却立不起来,容易给人一种浮光掠影的轻浮感。
(三)要在哲学思考上下功夫。
我们说电视艺术片强调一个“情”字,但并非不要“理”,只是这个“理”不是一种冷静的、客观的、旁观的“理”性,而是充溢着创作者浓烈情感体验的哲理思考。哲理思考与情感体验,在电视艺术片中常常是相伴而生的。
6/15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北京2010年自考服装艺术设计(专科)指定教科书 下一篇:2008年北京《摄影构图》考试大纲
-
相关文章:
- 河北《音乐分析与创作(0733)》自学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