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 > 考试大纲
2008年北京《电视艺术片创作》考试大纲
时间:2016-05-06 来源: 责任编辑:txj
人格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心理、气质、个性、学识等的综合体。较高的人格修养意味着有较为稳定、积极的情感心理状态,有较为准确深刻的思想,有较为得体适度的气质个性,有较为浓厚的学识等。
二、必要性
电视艺术片尽管与其他种类的艺术创作有很大不同,但总的来说,它还是有较强个人创作色彩的。作为主持电视艺术片创作的核心人物——电视艺术片编导,他的人格水平如何,对电视艺术片成品影响最大。艺术片编导的人格修养是带来电视艺术片个人风格、个人魅力的重要条件。一个出色的电视艺术片编导,应当具备较高的人格修养。
三、人格修养的表现
(一)敬业精神
(二)对自己的创作精益求精
(三)有不断追求真、善、美理想的精神
第四节 社会生活修养
电视艺术片编导单有书本知识还不够,更需要他个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电视艺术片编导的社会生活修养是保证电视艺术片的深度、厚度、力度的基本前提。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
作为电视艺术片编导,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即发现、开拓、创新、求异的思维。对于电视艺术片编导来说,要想富于创造性思维,除了积累自己个人的经验外,还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创作突破点。此外,应该相信自己的艺术直觉,相信自己的艺术想象力,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有了这些,再加上上述各种修养的积累,就有可能形成创造性思维,在发现、开拓、创新、求异之中不断产生新的灵感,催生一部部优秀的电视艺术片问世。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语言表述能力
(二)创造性思维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语言表述能力
领会:电视语言包含的内容
(二)创造性思维
领会: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第五章 电视艺术片的审美特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探讨了电视艺术片能够鲜明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电视片的决定因素——审美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很好地认识和把握电视艺术片独特的审美特征,从而进一步领会电视艺术片创作的艺术规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主体性
电视艺术片在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时,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以及时地、客观地反映社会真实为其主要任务。因此,真实性、时效性,特别是客观性,也就构成了电视屏幕的主要特征。但是,作为电视艺术片,它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就在于它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基础上,渗透了创作者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它在反映社会客体的同时,融注了鲜明的主体意识。电视艺术片,在注重客观生活纪实的同时,更注重通过课题表现创作者主观的思想、意念和情感,表现创作者本人对生活的认识、观点和主张。正是这种主体意识的强烈渗透,才能去直接拨动观众情感的琴弦,使观众的思想、情绪产生强烈的共识和认同。
电视艺术片《西藏的诱惑》,在对西藏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和宗教文化的揭示上,不局限于客观实体的记录与再现,着力于想象的表现和主观情感的抒发,给物质的客体蒙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这样,电视摄像机的镜头,化作了创作者的眼睛,透出了创作者的心灵。它所捕捉的一切客观事物,都着力表现了西藏的美,创造了独特的美的艺术境界。这种被创作者主观意识升华了的艺术真实,才真正把握和反映了西藏这块神秘高原的精髓和真谛。
第二节 抒情性
“艺术”与“非艺术”的差异在于:前者,是“以情感人”;后者,是“以事信人”或“以理服人”。所以电视艺术片为了突出其艺术的本体属性,需调动一切技术和艺术手段,抒发创作者的主观感情。
10/15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北京2010年自考服装艺术设计(专科)指定教科书 下一篇:2008年北京《摄影构图》考试大纲
-
相关文章:
- 河北《音乐分析与创作(0733)》自学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