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 > 考试大纲
2012年天津自考“有线电视技术”复习大纲
课程名称:有线电视技术 课程代码:3197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特点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有线电视技术是高等教育自考本科自学考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学习有线电视系统工作原理和有线电视设备的基础课程,为学生未来从事有线电视系统或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参与有线电视台的技术管理打下理论基础。有线电视技术是一门近些年发展形成的高新技术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置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技术要求,并能熟悉和应用各种有线电视设备,组成中、小型的有线电视系统。掌握卫星电视广播原理、组成及技术要求,学会自己设计、安装完成小型卫星电视地面站的建设。了解有关MMDS和AML系统的工作原理。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每一组成部分的作用和技术要求。
2、掌握电视广播的基本原理和彩色电视接收机工作原理。
3、掌握高频电视信号的传播特性、场强概念和场强的计算。
4、初步掌握电视天线的辐射原理、参数并学会应用半波振子和折合振子天线。
5、掌握前端的作用、性能要求并能初步掌握应用各种前端设备去处理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6、了解干线传输系统的构成、特点以及技术要求等。
7、掌握用户分配网络的构成和要求,会应用分配器、分支器去完成用户网络的电平分配。 8、了解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和学会初设计以及系统的调试等。
9、掌握卫星电视广播的基本原理,系统的构成、特点和要求。
10、初步学会应用相关设备组成中、小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的设计。
11、初步掌握光缆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光缆的特性。
12、了解MMDS和AML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间的特点。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有线电视技术课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及与电视、电子电路课程的相关性。低频电子线路和数字电子线路课程是本课程的基础。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有线电视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有线电视的优越性、系统的构成,每部分的作用以及有线电视系统的技术指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有线电视系统含义和发展前景(一般)
识记:有线电视定义、概念、CATV含义等
理解:开路电视、闭路电视、有线电视的优越性
(二)CATV系统构成和技术指标(重点)
理解:CATV系统构成,每部分作用(会画方框图),主要技术指标
第二章 电视广播基本原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电视广播的过程,理解和掌握电视图像的发送与接收、电子扫描、彩色电视原理的色度学基本知识,频谱交错、三基色原理、彩色全电视信号,彩电的制式等。理解并要求掌握高频电视信号的调制,传播特性、频道的划分、信号的场强及估算、电波干扰与重影及传输线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视广播过程(重点)
理解:光电转换、电子扫描、视频信号和高频电视信号的产生、传播过程等
(二)彩色电视原理(重点)
识记:彩色三要素、三基色原理、混色原理、全电视信号组成等
理解:大面积着色原理、三基色原理、频谱交错原理、正交平衡调幅、制式类型等
(三)高频电视信号和它的传播特性(重点)
识记:RF信号的频率范围、电视频道划分、电波的极化、信号场强
理解:残留边带发送方式、RF信号传播特点等
应用:公式计算视距、场强等
(四)电波干扰与重影(次重点)
识记:干扰源和主要干扰源种类
理解:干扰的引入途径、重影干扰的形成、重影消除方法等
应用:根据干扰现象分析造成干扰原理,计算直射波和反射波的程程差
(五)传输线(次重点)
识记:传输线的种类、结构和主要参数等
理解:传输线的分布参数、集中参数、传输线上的行波和驻波、长线和短线概念、平衡—不平衡、阻抗变换器
应用: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平衡—不平衡阻抗变换器
第三章 电视接收天线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高频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所依赖的天线的辐射原理,天线的主要参数,电视引向天线的构造及抗重影天线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天线的辐射原理和天线的主要参数(重点)
理解:天线的辐射原理和天线的主要参数(增益、方向图、前后比、带宽等)
(二)基本半波振子和折合振子天线(次重点)
理解:半波振子和折合振子的结构、性能和参数
(三)引向天线及其他类型天线(一般) 识记:引向天线种类、构造、天线阵、抗重影天线等
理解:引向天线的电波接收原理,增益、方向图、带宽等参数、抗重影天线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 前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有线电视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前端设备和信号接收部分,是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理解和掌握前端的作用、要求和组成,每一件前端设备的作用、要求和技术指标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前端系统和前端设备及其技术要求(重点)
识记:典型的前端系统图、前端设备的种类
理解:前端的作用和技术指标、前端设备的作用和应用场合等
应用:设计简单CATV的前端
(二)前端设备(放大器、频道处理器、调制、解调器、导频发生器、混合器和分波器等)。(重点)
识记:前端设备的种类
理解:前端设备的准确作用、主要技术指标和使用范围
应用: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使用前端设备
第五章 干线传输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干线传输系统的组成和技术要求,理解掌握干线电缆的斜率特性以及衰减补偿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干线传输系统的组成和特性指标(次重点)
理解:干线传输系统的组成和要求以及衰减补偿原理
(二)同轴电缆和光缆干线传输系统(一般)
识记:由同轴电缆或光缆组成的干线传输系统
第六章 用户分配网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用户分配网络的形式和种类,理解和掌握分配器和分支器的使用,学会简单用户分配网络的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分配器和分支器(重点)
理解:分配器和分支器的作用,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分配网络中的放大器(重点)
理解:分配网络中放大器的特点和技术指标
(三)常见分配网络
理解:常见分配网络的类型、特点和使用场合
应用:简单设计用户分配网络
第七章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过程、方法和系统的调试,理解并掌握CATV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设计基础和前期准备工作(一般)
识记:CATV系统设计工作的基础和准备工作
(二)CATV系统的设计方法(一般)
识记:CATV系统的设计方法
(三)CATV系统的调试(一般)
识记:CATV系统的调试内容和方法
(四)CATV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次重点)
理解:CATV系统常见故障产生原因
应用:根据现象去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
第八章 卫星电视广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卫星电视广播的发展概况、理解并掌握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卫星轨道、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和其简单的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
(一)卫星电视广播发展概况(一般)
识记:卫星电视广播的特点、发展前景
(二)卫星电视广播系统(重点)
理解: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的组成和要求
(三)卫星轨道、静止卫星轨道、广播卫星(次重点)
理解:静止轨道条件、星下点、卫星蚀、日凌等概念和现象 (四)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重点)
理解: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组成、有关名词解释、卫星广播调制方式、卫星电视频率、频道划分等
(五)卫星天线、馈源和高频头及卫星电视接收机(次重点)
识记:卫星天线、馈源和高频头及卫星电视接收机 (六)卫星电视接收站工程和设计(次重点)
识记: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设计方法
理解:卫星接收天线的架设、方位角和仰角计算
应用:设计小型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
第九章 光缆传输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光缆传输系统、理解和掌握光缆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的组成,进一步理解光缆传输的优越性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光纤和光缆及光纤传输的优越性(重点)
理解:光纤、光缆结构、光纤传输的优越性
(二)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重点)
理解:光导纤维传输的工作原理
(三)光纤和电缆混合传输(HFC)和数字FM光纤传输(一般)
识记:HFC传输网、FM和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第十章 多路微波分配系统(MMDS)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MMDS的有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MMDS基本原理(一般)
识记:MMDS工作原理与应用场合
(二)MMDS设备及有关问题(一般)
识记:MMDS有关设备和问题
第十一章 调幅微波链路(AML)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AML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有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AML微波传输原理(一般)
识记:AML传输原理
(二)AML系统设备及与MMDS比较(一般)
识记:AML系统设备与MMDS系统的差异
第三部分 实践内容
项目一 参观大、中型有线电视系统的接收天线和前端。
目的:通过有线台天线和前端的参观学习,使学生认识由理论转到感性,联系了实践,加深了认识,可以系统全面掌握有线电视系统。
项目二 请有线电视台的工程师讲“有线电视发展”专题讲座
目的:通过听讲座,使学生对有线电视的发展,尤其有关高新技术发展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看到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今后从事这方面工作打下基础。
项目三 组织参观每年一届的国际有线电视和广播电视设备展览
目的:通过展览会的参观进一步打开眼界,拓宽视野,面向世界,看到有线电视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前景,进而推动学生的学习,树立了干事业的信心。
第四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几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指定教材
《有线电视技术基础》 汪沧涌编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年5月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某章教材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以及对知识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提倡“认真阅读指定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3、学习中要注意抓基本概念、抓规律、抓思路、抓互相联系。弄清每一部分的工作原理、构成的思路,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去分析,这样才能提高知识水平。
4、认真完成作业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做作业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切勿认为会做题就是掌握了教材内容,做题要独立思考、步骤清楚、书写整洁,切勿急于求成、草率了事。
5、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学习中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要求。
2、应能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教材为基础,切勿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而影响考试。
4、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启发引导,避免有问必答。
5、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安排实践内容。要求有条件的助学单位三项实践内容都应予以安排,条件较差的至少安排第一项和第二项实践内容。
6、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致的,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7、自学考试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最根本的,所以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并要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8、本课程为3学分,助学学时不少于54学时。本课程与电视原理相辅相成,可将机动3学时用于电视原理知识的补充和开展实践活动使用,在此加以说明。具体时间分配如下:
章 节 课 程 内 容 学 时
1 有线电视概述 2
2 电视广播基本原理 8
3 电视接收天线 4
4 前端 5
5 干线传输系统 2
6 用户分配网络 5
7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 5
8 卫星电视广播 8
9 光缆传输系统 4
10 多路微波分配系统(MMDS) 1
11 调幅微波链路系统(AML) 1
实践项目一 2
实践项目二 2
实践项目三 2
机动 3
合计 54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30%、应用为50%。
3、试题难易程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它们在试卷中所占比例约为2:3:3:2。
4、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题等。
5、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
六、题型示例
(一)填空题:
有线电视系统是将高频电视信号采用 以闭路方式传送给用户。电视台或卫星电视通过 ,将高频电视信号以开路方式传送给用户。
(二)单项选择题: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传达图象的扫描方式是( )
①逐行扫描 ②连续扫描
③隔行扫借 ④水平扫描
(三)判断题:
有线电视节目频道比开路电视多,而且不会在系统中形成相互干扰。( )
(四)名词解释:
天线增益
(五)简答题:
干扰波进入电视机的途径有哪些?
(六)计算题:
已知一个五单元的定向天线,它的折合振子长度为62cm,试计算求出天线所接收主要信号频道的中心频率是多少?
(七)综合题:
天津地区(经度为117.2°E,纬度为39.1°N)要建一座卫星地面站,需要架设两面抛物面的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其中一面接收亚洲二号(星下点100.5E),另一面接收亚太一号(星下点为138°E)卫星的电视节目,试分别计算天线架设的方位角和仰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