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 > 考试大纲

2012年湖北自考“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大纲

时间:2016-05-06 来源:无忧自考网 责任编辑:txj

课程名称: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课程代号:00033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自考本科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是一门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发展的学科。该学科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等特点。
二、课程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扩大视野,增强国际意识。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有关理论和知识,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去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提高学生对当今国际社会主要问题,如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国际恐主义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认识。尤其是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并学会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起因、性质、特点、发展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本课程所涉领域广泛,这里着重讲国际政治方面的内容。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导  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导论,掌握国际政治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了解国际政治学这一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路径,把握这一学科研究的对象和理论体系,同时把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系统论、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运用于国际政治的研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
识记:
1.国际政治学的含义。
理解:
1.广义理解:国际政治学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狭义理解:国际政治学指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说。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重点)
识记:
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内外有各种不同的观点:(1)有人认为是世界体系;(2)有人认为是国际社会;(3)有人认为是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4)有人认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等。
理解:
理解世界体系、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等概念的内涵。
(三)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次重点)
理解:
1.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
2.传统研究方法与科学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
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及系统论、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方法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章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国际政治学形成的历史条件、理论渊源以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重要成果;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地位和指导作用;了解西方国家国际政治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和实质;同时了解中国对国际政治学的理论贡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重点)
理解:
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体系理论。
2.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殖民地理论。
3.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
4.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战争与和平理论。
应用:
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说明当今国际社会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二)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重点)
识记:
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概念的含义。
理解:
1.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实质。
2.各流派之间的主要分歧。
应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观点评析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某些观点(如“霸权稳定论”、“有限主权论”、民主和平论等)的实质与危害。
(三)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次重点)
理解:
1.国际政治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2.国际政治学的理论渊源
3.国际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理论特点
(四)中国的国际政治理论研究(次重点)
理解:
1.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国际政治理论观点
2.新中国成立后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
3.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国际政治理论的新贡献
第二章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懂得国际社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系统,而这一大系统中有若干子系统。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这些子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并且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国际体系及其特征(重点)
识记:
1.国际体系的含义
理解:
1.国际体系形成的客观历史条件
2.国际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
3.国际体系发展演变各阶段的基本特点
4.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国际格局及其特征(重点)
识记:
1.国际格局的含义
理解:
1.国际格局的形成及其主要形式
2.国际格局的一般特征
3.国际政治格局与世界经济格局之间的关系
4.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之间的关系
应用:
举例说明国际格局的各个特征
(三)国际格局的发展演进
理解: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格局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格局
3.冷战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
4.冷战期间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5.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懂得国际政治是各种国际行为主体之间政治关系的总和,而各种国际行为主体又有其共同的特征。同时懂得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国际行为主体。这个行为主体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这一过程,进而了解主权国家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基本属性、基本类型、实力构成及其主权理论的发展。此外,还要了解非国家行为主体的情况以及特殊个人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国际行为主体的一般特征(次重点)
识记:
1.国际行为主体的含义
理解:
1.国际行为主体的一般特征
2.国际行为主体的类型
(二)国家行为主体及其特征(重点)
理解:
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2.主权国家必须具备的要素。
3.国家主权的基本属性。
4.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
5.国家的实力与能力。
6.国家行为主体的分类。
(三)非国家行为主权及其特征(次重点)
识记:
1.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含义;
2.国际组织的含义;
3.跨国公司的含义。
理解:
1.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形成与发展;
2.非国家行为主体与国家行为主体;
3.非国家行为主体的特点。
应用:
用实例说明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四)个人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识记:
1.作为国际政治特殊行为者的含义
理解:
1.特殊个人对国家对外行为的影响;
2.特殊个人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应用: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用实例说明特殊的个人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

第四章  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懂得国际政治的动力就是推动国际社会发展和国际政治演变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包括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也涉及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实力和利益关系。具体来说,懂得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是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国际行为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国际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国际政治中的特殊动力,那就是权力、实力和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重点)
识记:
国际政治动力的含义
    理解:
1.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2.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即世界基本矛盾、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的矛盾)是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
3.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国际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
应用:
以当今国际社会某一热点问题为例,说明国际行为体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
(二)国际政治中的权力与实力(重点)
识记:
1.权力的含义
2.实力的含义
理解
1.权力的属性
2.实力的构成(包括有形实力的构成和无形实力的构成)
3.实力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应用:
利用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的国力评估方程式 来评估国家的综合国力。
(三)国际政治中的国家利益(重点)
识记:
1.国家利益的含义
2.国家利益的构成
理解:
1.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
2.国家利益的特性
应用:
以某一国家为例,说明它在追求本国利益的过程中推动了国际政治的发展变化。
第五章  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认识到国际行为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特殊利益,总是要确定自己的对外目标,制定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而当国际行为主体实施对外战略和对外政策时,就发生了对外行为。同时了解国际行为的各种方式及其基本特点。进而了解国际冲突及国际合作的的有关情况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国际政治行为与国际政治互动(重点)
识记:
1.国际行为;2.外交方式;3.经济方式;4.军事方式;5.文化方式
理解:
1.国际行为基本方式及其特点
2.任何国际行为都是为一定的利益和目标服务的
3.国际行为总是在一定的范围或领域内进行的
4.国际行为是以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
应用:
以美国打着维护人权为晃子干涉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事务为例说明这一行为是为美国的利益和目标服务的。
(二)国际冲突及其解决(重点)
识记:
1.国际冲突的含义
2.国际冲突的类型
3.集体安全的含义
4.安全困境的含义
理解:
1.国际冲突与国际竞争的联系和区别
2.关于国际冲突根源的理论解释
3.国际冲突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应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说明当今在解决国际冲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解决国际冲突提出个人的建议。
(三)国际合作及其保障(重点)
识记:
1.国际合作的含义;2.国际合作的类型
理解:
1.国际合作的基础与实质;
2.国际合作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国际合作中的“搭便车”问题;
4.国际合作中的国家相对获益与绝对获益问题;
5.国际合作的制度保障问题。
应用:
运用所学的国际政治理解结合国际社会的实际,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第六章  国际政治的外部环境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自然环境对国家的综合国力、对外行为以及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影响,认识经济因素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等。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自然环境与国际政治(重点)
识记:
1.自然环境的含义;2.地缘政治学的含义
理解:
1.自然环境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
2.自然环境对国家对外行为和政策的影响
3.自然环境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应用:
以自然资源丰富的俄国为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国际政治的作用。
(二)经济因素与国际政治(重点)
识记:
经济因素的含义
理解:
1.世界经济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决定了国际政治的基本力量构成。
3.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生产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
4.经济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最核心内容。
5.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影响国际政治格局。
6.经济利益是国家对外目标的核心。
7.经济利益的矛盾与差异是导致国际政治对抗与冲突的根源。
8.经济方式是国际关系中为实现政治目的而常用的手段。
9.国际经济关系是构成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国际经济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还往往直接从属于国际政治关系。
应用:
举例说明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科技革命与民国际政治(次重点)
识记:
科技革命的含义
理解:
1.科技因素对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有形实与无形实力的影响。
2.科技因素对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的影响。
3.科技竞争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科技因素使得战争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复杂化。
5.科技革命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大大丰富了国际政治的新内容。
应用:
举例说明科技革命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七章  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军事因素、文化因素、国际法因素等对国际政治的制约作用。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目标
(一)军事因素与国际政治(重点)
识记:
军事因素的含义
理解:
1.军事因素的构成及其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
2.军事因素在国家对外政策中的作用。
3.军事因素对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应用:
以当今发生的战争为例,说明战争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二)文化因素与国际政治(重点)
识记:
1.文化因素的含义;
2.意识形态的含义
理解:
1.文化因素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2.文化上的差异和矛盾是导致国际政治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3.文化关系是实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4.意识形态影响国际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和国际格局。
5.意识形态影响着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
6.意识形态是国际政治斗争的手段。
应用:
举例说明宗教文化的矛盾和冲突是导致国家间冲突和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国际法与国际政治(次重点)
识记:
国际法的含义
1.国际法与国际政治的关系
2.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3.国际法准则的基本内容
4.国际法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应用:
试论我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检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陈岳著  国际政治学概念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参考教材:李少军  国际政治学概念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参考书目:
(1)五逸舟  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阎学通,孙学峰 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中“重点问题”的思考和适当的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考和练习时应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分明的论述或指导,明确各层次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引导启发。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108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内容 学时
导  论 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6
第一章 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18
第二章 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16
第三章 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 16
第四章 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16
第五章 国际政治互动的基本形式 12
第六章 国际政治的外部环境 12
第七章 国际政治的制约因素 1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包括能力层次比例、难易比例、内容程度比例、题型、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等)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左右,“理解”为40%左右,“应用”为40%左右。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的比例为2:3:3:2。
4.每分试卷中,各类考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题型。
6.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社会是随着(    )生产方式的确立而逐渐形成的。
A.古代社会     B.中世纪         C.资本主义   D.现代化
二、多项选择
2.国际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国家的产生       B.国际分工的完成   
C.世界市场的出现   D.殖民体系的建立    E.垄断的形成
三、名称解释
3.国际格局
四、简答题
4.国际体系有哪些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
5.试论中国的和平崛起不是威胁,而是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六、材料分析题
6.    多国批美国人权报告颠倒黑白
    前一天美国的一篇报告称中国人权状况恶化,严厉镇压异已人士,中国立即予以反击。中国在美国人权年度报告中说:“美国自身的人权状况劣迹斑斑,根本没有任何道德的、政治的和法律的资格充当世界人权法官。”报告以美国逮捕“占领华尔街”运动示威者为例,称很多示威者都指责警方的野蛮行径。报告还说,美国严格限制互联网,美国《爱国者法》和《国家安全法》都包含监控互联网的条款,并授权政府或执法机构监控和屏蔽任何“危及国家安全”的互联网内容。这就是美国人权记录糟糕的例证。
    美国的年度人权报告还严厉批评古巴、委内瑞拉的人权状况,也引起了这两个国家的强烈不满。委内瑞拉政府对美报告进行了有力驳斥,认为美国试图充当“世界法官令人反感”,并警告说这是对委人民的侵犯行为,只会“使本已疏远的双边关系更加恶化”,“对互相尊重的政治对话构成不可逾越的障碍。”
    古巴政府也对美人权报告进行了驳斥,指出该报告“充满谎言和歪曲事实”。古外交部表示,“我们坚决反对美国国务院报告关于古巴人权状况的内容,美政府擅自发表这些报告,对自己在本国和世界侵犯人权的状况却只字不提,美出台这项“充满谎言和歪曲事实”的报告只是为了满足“为美残酷的封锁政策进行辩护的绝望需求,封锁政策在美国内外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排斥。
    白俄罗斯外交发部发言人萨维内赫也表示,美国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年度报告不值得相信。他强调,美国惯于操纵人权议题,将其作为政治工具。美国也明白,自己的作为破坏互信,阻碍人权领域的务实发展,但狭隘的国家利益和短期实惠对它来说显然比稳定的国际社会更为重要。美国不愿接受当代世界发展的多极化和多样性,这是美国陷入危机的一个表征。
资料来源:《参考消息》2012.5.27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美国为什么常拿别国的人权状况说三道四,而对自身的糟糕的人权问题却视而不见?
(2)美国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的内政将会对国际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3)中国面对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指责,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措施?
 

上一篇:2012年湖北自考《礼仪学》复习大纲 下一篇:2012年湖北自考“教育发展与心理健康”复习大纲

培训项目

今日焦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