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 > 考试大纲

2012年天津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二)”复习大纲

时间:2016-05-06 来源:无忧自考网 责任编辑:txj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二)                                课程代码:1234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二)是高等教育自考本科自学考试对外汉语(本)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以史带文,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结合的理论基础课。内容包括从宋代至清代、近代五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作品简介等,这些内容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考生系统地学习从宋代至近代的文学发展史,了解其中各种文学现象、文学思潮衍变、发展过程,理解各种文学流派、文学团体的理论主张及其文学史地位,理解文学作品及其作家的创作背景及创作风格的形成原因,培养和提高阅读、鉴赏、分析、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以便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文学史的基本内容与发展脉络,掌握古代文学的学习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二)是对外汉语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对外汉语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习《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基础,对理解和发扬中国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后半段,与中国古代文学(一)互相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五编   宋 代 文 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宋初的诗文革新的背景,在此基础之上,对北宋初期的文坛有所了解, 掌握相关的诗歌理论与文学史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宋初出现的文学现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王禹偁与宋初诗风和文风(重点)
识记:宋初“三体诗”、王禹偁的生平
理解:王禹偁与“三体诗”之关系
应用:王禹偁的文论成就
(二)杨亿与西昆体(次重点)
识记:昆体功夫、《西昆酬唱集》
理解:西昆体的特点
应用:杨亿在宋初西昆诗派中的代表性地位
(三)宋初文坛的复古倾向(一般)
识记:柳开等宋代古文运动先驱的生平
理解:柳开、田锡、穆修等人在文论上的贡献
应用:宋初文学发展的趋势是“复古守正以求出新”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有所了解,掌握欧阳修的诗文成就以及他所领导下的诗文革新运动的干将如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等人的诗文成就,对北宋早期诗坛有个整体的把握和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北宋的诗文革新领袖——欧阳修(重点)
识记:欧阳修的生平
理解:北宋诗文革新的背景、欧阳修的诗文特点
应用:欧阳修的诗文革新主张及文学成就,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及贡献
(二)梅尧臣、苏舜钦、王安石等人的诗文成就与文学主张(次重点)
识记:梅尧臣、苏舜卿、王安石的生平
理解:梅尧臣、苏舜卿、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及他们的诗歌艺术特色
应用:梅尧臣、苏舜卿、王安石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地位和贡献
(三)曾巩、苏洵、苏辙等人的诗文成就(一般)
识记:曾巩、苏洵、苏辙等人的生平
理解:曾巩、苏洵、苏辙等人的诗文特点与成就
应用:曾巩、苏洵、苏辙等人在北宋文坛的影响

第三章  苏 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苏轼的生平思想与文学成就,理解他对北宋文坛的贡献,了解苏轼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苏轼的散文成就(重点)
识记:苏轼散文的题材分类
理解:苏轼各类散文的特点
应用:苏轼散文的成就、整体风格及在文坛的影响
(二)苏轼的诗歌成就(次重点)
识记:“东坡体”的特点、苏轼诗歌的创作分期及题材内容
理解:苏轼以诗为词的特点及词的多样化风格、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应用:苏轼在宋词发展历程中的贡献、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苏轼的生平与思想(一般)
识记:苏轼的生平、思想
理解:苏轼的思想的发展过程
应用:苏轼思想对其文风的影响

第四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黄庭坚及江西诗派的诗歌成就和他们的诗歌特点,理解他们的诗歌主张,会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其中的文坛现象及文学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黄庭坚的诗歌成就与影响(重点)
识记:黄庭坚的生平、诗歌理论
理解:“山谷体”的题材内容及艺术特点、山谷词的风格
应用: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及他的文坛影响
(二)江西诗派的中坚成员(次重点)
识记:江西诗派、后山体、简斋体、陈师道、陈与义、吕本中等人的生平
理解:陈师道、陈与义、吕本中的诗歌理论主张及诗歌创作特点
应用:陈师道、陈与义、吕本中等人对宋代诗坛的贡献
(三)其他江西诗派诗人——韩驹、曾几(一般)
识记:韩驹、曾几的生平
理解:韩驹、曾几的诗歌创作特点
应用:韩驹、曾几的诗坛地位

第五章  北宋词与南渡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北宋词与南渡词有个整体的把握,掌握重要诗人如欧阳修、柳永、周邦彦、李清照等人在宋代诗坛的贡献;同时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诗坛其他主要诗人的成就也要求认真学习、掌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欧阳修、柳永、周邦彦、李清照(重点)
识记:宋词的分期、欧阳修、柳永、周邦彦、李清照的生平
理解:欧阳修词、柳永词、周邦彦词、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应用:欧阳修、柳永、周邦彦、李清照等人在宋词发展方面的贡献
(二)秦观、晏几道、贺铸(次重点)
     识记:秦观、晏几道、贺铸的生平
     理解:秦观、晏几道、贺铸词的艺术特色
应用:秦观、晏几道、贺铸词等人对宋代词坛的贡献
(三)晏殊、朱敦儒(一般)
     识记:晏殊、朱敦儒的生平
     理解:晏殊、朱敦儒词的艺术特色
 应用:晏殊、朱敦儒在宋代词坛的贡献

第六章  帝辛弃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辛弃疾的生平思想与文学成就,以及他对宋代词坛的贡献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而从整体上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辛弃疾(重点)
识记:辛弃疾的生平
理解:辛弃疾思想的发展阶段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应用:辛弃疾词作的成就及其在宋词史上的地位;辛弃疾的影响
(二)辛派词人(次重点)
识记:辛派词人生平
理解:辛派词人的文学成就及风格特点
应用:辛派词人的文学史地位

第七章  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陆游的诗歌成就及对南宋中期诗坛的影响,掌握南宋中期文坛其他重要作家的文学成就和文学主张,以及他们对文坛做出的贡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陆游(重点)
识记:陆游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理解:陆游的诗歌成就
应用:陆游的文学成就及其文坛影响、文学史地位
(二)杨万里、范成大(次重点)
识记:杨万里、范成大的生平、诚斋体
理解:杨万里、范成大的诗歌成就
应用:杨万里的诗歌理论及其应用,范成大田园诗的主要特色及文坛影响
(三)朱熹的文学思想与南宋散文(一般)
识记:朱熹的生平、朱熹的文学创作概况
理解:朱熹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应用:朱熹“文道一体”论的优缺点如何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中的;南宋散文的概况及总体风格

第八章  南宋中后期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南宋中后期词坛的主要作家及流派要有所了解,掌握代表性作家作品及文学影响,联系前面所学,对宋代词坛有个系统、整体的把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姜夔、吴文英的词学成就(重点)
      识记:姜夔、吴文英的生平
    理解:姜夔、吴文英的词作风格与成就
      应用:姜夔、吴文英的词坛地位和影响
(二)宋末元初词坛四大家(次重点)
识记:宋末元初词坛四大家:张炎、王沂孙、周密、蒋捷的生平
理解:理解四大家的词作成就与特色
应用:四大家的词坛地位与影响
(三)史达祖的词(一般)
识记:史达祖的生平
理解:史达祖的词作特色
应用:史达祖的词坛地位与影响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南宋后期文学有个整体认识,掌握永嘉四灵及江湖诗派的代表作家作品,理解并能应用严羽诗论分析文学现象、文学作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永嘉四灵与江湖诗派(重点)
识记:永嘉四灵、江湖诗派的成员组成及创作概况
理解: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后村词》的艺术特色
应用:四灵诗派与晚唐体的关系,江湖诗派与四灵诗派之关系
(二)严羽及其《沧浪诗话》(次重点)
识记:严羽的生平
  理解:严羽的诗论:妙悟说、“别材”、“别趣”、“兴趣”说
  应用:严羽对宋诗的评价及其影响
(三)文天祥与遗民作家(一般)
    识记:文天祥的生平、主要遗民作家的代表作
理解:文天祥与遗民作家的作品风格
应用:文天祥的文学史贡献与地位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第一章  辽金文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辽金两代少数民族统治时期的北方地区的文学概况有所了解,掌握元好问的文学成就及文学史地位;通过对董解元《西厢记》的学习,掌握西厢故事的衍变过程,为后面学习元杂剧王实甫《西厢记》打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元好问的文学成就、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重点)
识记:元好问的生平
理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说唱文学特点;元好问《论诗绝句》的内容及艺术特色。元好问的词作特点
  应用:元好问的文学史地位、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在西厢故事流传过程中的贡献
(二)金代文学概况(次重点)
识记:识记金代文坛的历史分期、代表作家
理解:金代文坛代表作品的风格、特点
应用:金代文学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由此导致的文学特点
(三)辽代诗歌(一般)
识记:辽代诗歌创作概况
  理解:辽代文学产生的背景、以萧观音为代表的契丹女诗人的作品风格
  应用:《醉义歌》及辽代民歌的概况及独特民族风格的形成原因

第二章  前期元杂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元杂剧产生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掌握早期元杂剧的代表作家,对他们的作品的题材来源、演变历程、艺术特色都要求掌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王实甫及其《西厢记》(重点)
识记:王实甫的生平及其创作概况
理解:《西厢记》的剧情特点及演出体制
应用:王实甫《西厢记》在西厢故事演变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二)白朴、马致远的杂剧(次重点)
识记:白朴、马致远的生平、杂剧创作概况
理解:《梧桐雨》、《汉宫秋》的题材来源、内容主旨、艺术特色。《墙头马上》的内容与艺术特点
应用: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概况及内容,概括其中所蕴含的作家创作思想
(三)其他前期杂剧作家作品(一般)
识记:纪君祥等前期杂剧作家的生平、创作概况、代表性作品
理解:李好古的《张生煮海》剧情及艺术特点,简析其与《柳毅传书》并称元代神话剧双璧的文学地位。石君宝《秋胡戏妻》的题材来源与艺术成就。《赵氏孤儿》的内容,说明《赵氏孤儿》的艺术成就及其传播影响。
应用:尚仲贤改编后的《柳毅传书》内容上更接近世俗生活的特点。高文秀《双献功》、康进之《李逵负荆》二者所塑造的李逵形象之异同。

第三章  关汉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概况,对关汉卿的代表剧目的内容、特色以及影响有全面的理解、把握,为学习元杂剧乃至中国戏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关汉卿的公案剧与历史剧(重点)
      识记:关汉卿的公案剧与历史剧剧目
      理解:《窦娥冤》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应用:关汉卿公案剧与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成就
(二)关汉卿的爱情风月剧(次重点)
      识记:关汉卿爱情风月剧的剧目、内容
      理解:关汉卿爱情风月剧的艺术特色和人物形象
      应用:关汉卿爱情风月剧的影响
(三)关汉卿的生平、性格与剧目(一般)
      识记:关汉卿的生平、性格
      理解:关汉卿的戏剧成就
      应用:关汉卿的戏剧成就与生平、性格以及社会背景的关系

第四章  后期元杂剧及其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后期元杂剧创作进入衰落和转型期。一方面是北方杂剧创作的衰微,另一方面是南方以杭州为中心的南戏的兴起。而南戏又是后来明清时期传奇的先驱。在本章,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后期元杂剧作家作品及其艺术成就,要求通过学习,对元杂剧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有所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郑光祖的杂剧(重点)
识记:郑光祖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理解:《倩女离魂》的主要情节及艺术成就、《㑇梅香》对《西厢记》的模仿与继承
应用:《王粲登楼》为代表的郑光祖历史剧的思想艺术成就
(二)宫天挺 乔吉 秦简夫及同时期南方作家的创作(次重点)
识记:宫天挺、乔吉、秦简夫等北方剧作家的创作概况;识记其他南方剧作家的创作概况
理解:北方剧作家的创作倾向及艺术成就
应用:后期元杂剧的整体创作特点及在戏曲史上的影响
(三)周德清 钟嗣成(一般)
识记:周德清、钟嗣成的生平
理解:《中原音韵》、《录鬼簿》的主要内容
应用:元代戏曲资料在戏曲史上的贡献

第五章  元代的散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元代散曲是非常独特的一种文学样式,学习本章,主要是要掌握元代散曲的创作概况、代表作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的艺术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重点)
识记:元代散曲代表作家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理解:白朴、关汉卿、马致远的散曲风格
应用: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之美
(二)其他散曲作家的创作概况及成就(次重点)
识记:其他散曲作家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理解:张养浩贯云石乔吉张可久睢景臣刘时中等人的散曲艺术风格
应用:后期散曲作家的整体风格产生的原因
(三)元代散曲的整体风格以及历史分期(一般)
识记:元代散曲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创作概况
理解:元代散曲的历史分期及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
应用:书会才人与宦达文人散曲创作风格之不同

第六章  元代的诗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元代诗文创作概况和创作特点有大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掌握主要作家作品,并能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综合运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元诗四大家”(重点)
识记:“元初四大家”成员
理解:元初四大家创作上的共同特点
应用:虞集的诗歌特色及其散文成就
(二)耶律楚材 刘因 姚燧的文学成就(次重点)
识记:耶律楚材 刘因 姚燧的生平及诗歌创作概况
理解:耶律楚材 刘因 姚燧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
应用:由宋入元的代表性作家戴表元、赵孟頫诗歌创作概况,说明他们的诗歌艺术特色
(三)萨都剌 杨维桢等人的文学成就(一般)
识记:萨都剌、杨维桢的生平、“铁崖体”
理解:西域诗人的创作概况。杨维桢诗歌的主要内容及艺术风格
应用:萨都剌代表作《满江红•金陵怀古》《芙蓉曲》的艺术风格

第七章  宋元话本与南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宋元话本的题材分类及相关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并能运用相关知识理解话本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在对南戏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南戏的形成与体制特点等基础知识,而且要在了解南戏创作概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琵琶记》与“四大传奇”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高明与《琵琶记》(重点)
识记:高明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理解:“南戏之祖”《琵琶记》的创作主旨、结构特点、语言艺术及创作风格
应用:《琵琶记》的创作风格以及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南戏与“四大传奇”次重点
识记:南戏形成的缘由、体制特点。早期南戏剧目及相关内容
理解:元代“四大传奇”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应用:元代南戏总体的伦理教化倾向
(三)宋元话本小说(一般)
识记:话本小说的由来、题材分类及相关内容;现存的讲史话本种类
理解:《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的内容;话本小说的艺术特点
应用:宋元讲史话本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  明代诗歌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在对明代文坛的主要文学现象和文化潮流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明代诗歌的发展阶段以及各阶段的诗人、流派、代表作等主要内容,清楚的认识明代诗歌发展历程和状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明代中期诗歌(重点)
识记:前后七子成员组成、吴中四子成员组成
理解:前后七子、吴中四子的文学主张及其文学成就
应用: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对当时文坛及后世的影响
(二)明代后期诗歌(次重点)
识记:公安三袁、李贽、竟陵派诗人、明末爱国诗人陈子龙、夏完淳等人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理解:李贽童心说的内容及作用;公安三袁的理论及创作成就
应用:明代后期出现的进步哲学思潮的对晚明文坛的推进作用
(三)明代文坛状况及前期诗歌发展、明代散曲与民歌(一般)
识记:明代文坛出现的主要文学现象、文化潮流、“吴中四杰”的代表人物、台阁体和茶陵诗派的成员;明代散曲创作概况、重要散曲作家如王磐、陈铎、冯惟敏、薛论道等人的创作概况及艺术风格。
理解:刘基诗歌创作的总体风格。高启生平性格特征及由此影响的诗歌创作的成就与风格。明代民歌的艺术风格;明初散文的整体创作趋势。
应用:明代社会文化的嬗变与传统文学形式的衰微之关系;明代在诗歌文坛的主体地位让位于小说、戏曲的大趋势,理解引起其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明代前期诗歌领域总体的创作追求——文道合一,以及由此带来的诗歌创作衰落的局面。

第二章  明代散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集中介绍了明代散文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作家、流派。这是学习本章的重点所在。通过学习,对明代散文有个整体把握,并能就个别文学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唐宋派与明代中期散文(重点)
识记:唐宋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文学主张
理解:归有光、王慎中的散文创作成就及其文学主张
应用:唐宋派的出现与大的文坛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
(二)公安派及晚明小品散文(次重点)
识记:小品文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家;公安派成员及其主张
理解:袁宏道、张岱小品文的艺术特点
应用:公安派的影响
(三)明初散文(一般)
识记:宋濂、刘基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理解:宋濂的文学主张、刘基的文学风格
应用:明初散文特点及刘基、宋濂的文学成就

第三章  《三国演义》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思想倾向、以及艺术成就。同时,对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基本文学特征、《三国演义》的版本以及影响等基础知识也要熟悉掌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重点)
识记:《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的总体艺术特征
理解:《三国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关系的方法及几种常的艺术技巧
应用:整体把握作品类型化人物塑造、叙事特征、独特的网状结构等艺术成就
(二)《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主要内容、思想倾向和悲剧精神(次重点)
识记:《三国演义》成书过程及主要内容
理解:《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应用:联系作品叙事的时代背景,总体把握《三国演义》的悲剧精神
(三)与《三国演义》有关的基础知识(一般)
识记:章回小说的产生及其文体特征、《三国演义》的版本、罗贯中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理解:章回体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三国演义》的成书来源
应用:《三国演义》在章回体小说历史上的开山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章  《水浒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并了解识记《水浒传》的作者、版本、影响等基础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艺术成就
识记:《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理解:《水浒传》的叙事艺术、结构等艺术成就
应用:与《三国演义》比较,《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及其意义
(二)《水浒传》的思想文化内容(次重点)
识记:《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理解:《水浒传》的思想倾向
应用:《水浒传》中绿林英雄人格崇拜的表现
(三)《水浒传》的作者和版本以及影响(一般)
识记:《水浒传》的版本状况。《水浒传》影响下的对历史演义小说、公案侠义小说创作概况。
理解:《水浒传》对英雄传奇小说的开创地位和示范作用
应用:《水浒传》的社会影响以及它对小说、戏曲、曲艺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

第五章  《西游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西游记》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并了解《西游记》的作者、版本、影响等基础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西游记》的艺术成就(重点)
识记:《西游记》对神话的借鉴成就
理解:《西游记》人物塑造中的“三性合一”手法的运用
应用:《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及其文学史地位
(二)《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原型精神(次重点)
识记:《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理解:《西游记》的主旨之争、原型精神
应用:《西游记》的题材选择的意义及文学史影响
(三)《西游记》的成书、作者和版本(一般)
识记:《西游记》的主要版本、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理解:《西游记》的题材来源及作品的成书过程
应用:《西游记》成书的时代背景,说明其原型的内在意蕴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六章  《金瓶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金瓶梅》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并了解识记《金瓶梅》的作者、版本、影响等基础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金瓶梅》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重点)
识记:《金瓶梅》的主要人物、张竹坡的主要评语
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以及塑造手段
应用:作品所揭示的女性社会悲剧的深刻内涵、作品所揭示现象的社会意义
(二)《金瓶梅》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次重点)
识记: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
理解:《金瓶梅》在人物性格化方面的突出贡献
应用:《金瓶梅》对中国长篇白话小说审美取向的示范性转变
(三)版本、作者和成书过程
识记:《金瓶梅》的版本状况
理解:《金瓶梅》的成书过程
应用:关于《金瓶梅》的作者之争的情况

第七章  明代其他长篇小说与理论批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的创作概况,理解这个时期文学批评繁荣的原因,掌握文学批评的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重点)
识记:这个时期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的主要分类及作品篇目
理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的体裁渊源及兴起状况
应用:明代中期以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对长篇小说繁荣的影响;这个时期长篇小说的创作特点。
(二)明代小说批评的繁荣与金圣叹(次重点)
识记:明代小说批评所涉及的四大问题及具体内容
理解:明代小说批评兴起的原因
应用:金圣叹小说理论的主要贡献
(三)明代中期以后长篇小说的繁荣概况(一般)
识记:这个时期长篇小说繁荣的几大原因
理解:这个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繁荣局面及分类
应用:这个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特点与得失

第八章  明代拟话本小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对明代拟话本小说的概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了解冯梦龙、凌蒙初等代表性作家的作品,掌握他们的风格和艺术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冯梦龙与《三言》(重点)
识记:冯梦龙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理解:冯梦龙文学思想的三个方面及《三言》的艺术成就
应用:《三言》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
(二)凌蒙初与《二拍》(次重点)
识记:凌蒙初的生平及作品
理解:《二拍》的题材内容及艺术成就及对拟话本小说体制发展的贡献
应用:《二拍》所体现的时代色彩、精神追求
(三)拟话本小说的产生、特点和作品创作概况(一般)
识记:“拟话本小说”、 明末出现的主要拟话本小说作品
理解:早期话本小说创作概况及体制特点
应用:拟话本小说产生的过程

第九章   明代戏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对明代戏剧的概况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了解主要代表性作家、流派的主张、作品,掌握他们的风格和艺术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明代传奇(重点)
识记:吴江派、临川派,明代传奇的分期及各个时期作家作品的概况
理解:汤沈之争的内容及实质。吴江派、临川派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内容、艺术特色
应用:《宝剑记》、《鸣凤记》、《浣纱记》的内容及及在戏曲史上的意义
(二)明代杂剧(次重点)
识记:明代杂剧的分期
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的内容
应用:主要作家代表作的艺术风格
(三)明代戏剧概况(一般)
识记:明代戏剧的分期及其特点
理解: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
应用:明代戏剧的剧种及其流变

第十章   汤显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汤显祖是明代传奇作家中临川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明代戏剧的代表人物。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汤显祖的生平、思想与他戏剧创作之间的关系,掌握他的戏剧创作的阶段和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在此基础上,着重把握《牡丹亭》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文学史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牡丹亭》的内容及艺术成就(重点)
      识记:《牡丹亭》的主要内容及题材取材来源
      理解:汤显祖对题材的改造和主题的提炼。杜丽娘性格的发展逻辑及其意义。
      应用:《牡丹亭》的艺术成就及文学史意义。《牡丹亭》所反映思想的社会文化内涵。
(二)“临川四梦”中的其他三梦
识记:“临川四梦”
理解:《紫钗记》的取材来源及相关内容;《南柯梦记》的题材来源及思想内涵;《邯郸梦记》的题材来源及哲学意蕴。
应用:《临川四梦》所反映的汤显祖的心态历程
(三)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概况(一般)
识记:汤显祖生平、交往、思想发展历程
理解:汤显祖的作品创作概况
应用:汤显祖文学创作与生平经历之关系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一章    清代诗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清代诗坛各个时期的代表诗人及其作品的艺术特点,了解清代诗坛的整体创作风格。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清代的诗歌流派及其代表人物(重点)
识记:清代诗歌美学风格的两大特色:重实和感伤。“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
理解:各个学说的代表人物的创作概况及其代表作品的风格
应用:清代诗坛各种学说的优缺点
(二)清代诗坛中后期的代表诗人(次重点)
   识记:这个时期代表诗人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理解:这个时期代表性诗人的代表作品的艺术成就
应用:总结这个时期诗坛的总体创作趋势
(三)清初诗坛(一般)
识记:清初遗民诗人“岭南三大家”、入仕诗人“江左三大家”以及“南施北宋”
理解:清初遗民诗人、入仕诗人的艺术成就
应用:清代社会文化背景与清代诗坛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清代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清代的词坛,代表流派以及代表词人、词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清代的词论(重点)
识记:识记清代词坛出现的各种词论
理解:这些词论的主张及代表人物
  应用:清代各种词论之间的差异及影响
(二)清代词坛的代表流派。(次重点)
识记:清代词坛出现的各种流派、成员、主张
  理解:各种流派代表作及艺术成就
  应用:各种流派之间的联系与差别,以及他们在词坛上的影响
(三)清代词坛的代表词人、词作(一般)
识记:清代词坛出现的主要词人的生平、创作概况
  理解:清代词坛代表词人的代表作品的艺术成就
  应用:清代词坛出现中兴局面的原因

第三章  清代散文与骈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清代散文的成就很大,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了解其中的派别及成员,要掌握他们的散文成就;清代骈文的复兴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掌握代表作家汪中的骈文成就,并且了解其在清代文学思潮中的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重点)
    识记:桐城派,桐城派的成员
    理解:桐城派的发展阶段和文学主张
    应用:桐城派的散文成就
(二)清代骈文的复兴
识记:汪中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理解:清代骈文复兴的原因
应用:汪中的骈文成就及其对清代文学思潮发展的积极意义
(三)清初的散文(一般)
识记:清初“学人之文”、“文人之文”的代表性作家的生平、创作概况
理解:“学人之文”的成就和影响;“文人之文”的成就和影响
应用:清初散文分成两大派的原因

第四章  清代小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清代小说概况的介绍。通过学习,掌握清代小说的题材分类,以及各题材类型小说的成就,对清代小说总体状况有个清晰的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与公案、世情小说、拟话本(重点)
识记:《水浒传》续书三种、《红楼梦》续书的概况
理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与公案、世情小说、拟话本的创作概况、相关内容
应用: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与公案、世情小说、拟话本代表作品的艺术成就及文学史地位
(二)讽刺小说与才学小说、文言与白话短篇小说(次重点)
识记:“剪灯系列”、“艳情系列”、“聊斋系列”、“阅微系列”、“世说系列”、“虞初系列”的相关作家、作品
理解:讽刺小说与才学小说、文言与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概况及代表作品的内容
应用:讽刺小说与才学小说、文言与白话短篇小说在清代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清代讲唱文学与民歌与清代小说的变化及特征(一般)
识记:清代鼓词、弹词、子弟书的形式特点、代表作家及创作概况。主要作品。清代民歌的发展概况,识记代表性作品集。
理解:清代鼓词、弹词、子弟书的代表作品的内容及艺术风格
应用:清代说唱文学的成就及影响;清代小说观念变化的主要表现与小说题材、编创方式的变化与成熟

第五章  《聊斋志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蒲松龄的生平及创作概况,掌握《聊斋志异》写作上对以往志怪传奇小说内容和艺术成就手法上的继承与超越。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聊斋志异》的写作笔法(重点)
识记:《聊斋志异》的写作笔法
理解:《聊斋志异》用传奇法写作志怪内容的艺术特色
应用:《聊斋志异》对传奇手法的超越
(二)《聊斋志异》与清初的文化思潮(次重点)
识记:清初的文化思潮
理解:《聊斋志异》中反映实学与浪漫思潮的篇目的内容
应用:明末清初社会思潮中的主情浪漫主义思潮和经世致用实学思想在《聊斋志异》的表现、蒲松龄感伤情怀在《聊斋志异》中的体现。
(三)蒲松龄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一般)
识记:蒲松龄的生平及创作概况。《聊斋志异》的主要版本
理解:蒲松龄的经历、思想对《聊斋志异》创作的影响

第六章  《儒林外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小说的内容和艺术成就,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要充分理解。了解吴敬梓的生平经历对他的小说创作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重点)
      识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
理解:《儒林外史》散中有骨的短篇连缀式结构的好处
应用:《儒林外史》运用以喜写悲的手法所蕴含的悲剧性
(二)《儒林外史》对科举文化的反思(次重点)
识记:《儒林外史》中对科举文化反思的内容及所塑造的典型
理解:《儒林外史》中设计了两组对立的人物,这样做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创作意图。
应用:《儒林外史》对科举文化的批判和反思的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三)吴敬梓的生平与创作(一般)
识记:吴敬梓的生平、吴敬梓的著作概况、《儒林外史》的版本情况
理解:吴敬梓的生平经历与思想发展
应用:《儒林外史》的创作与吴敬梓的身世经历之关系

第七章  《红楼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红楼梦》的艺术成就(重点)
      识记:《红楼梦》的主要艺术成就
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的主要内容
应用:在艺术手法上,《红楼梦》是怎样成为白话小说艺术的巅峰的
(二)《红楼梦》的内涵
识记:《红楼梦》所揭示的主要内容
理解:《红楼梦》是如何揭示所叙述故事的深刻悲剧性的
应用:《红楼梦》对中国传统悲剧艺术的突破是什么?
(三)作者、版本及研究概况(一般)
识记:《红楼梦》的版本研究概况
理解:《红楼梦》的研究概况与研究现状
应用:作者的生平经历与《红楼梦》创作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清代戏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于清代戏剧的概况、创作及发展趋势要有大致的了解,掌握主要剧作家的戏剧创作、戏剧理论以及他们的影响。掌握主要剧目的艺术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清代初期的戏剧(重点)
识记:苏州派、苏州派成员的创作概况、李渔的创作概况
理解:李渔的戏剧理论、戏剧风格;苏州派成员的各自的创作风格及影响
应用:清初戏剧创作出现李渔和李玉的原因
(二)清代中期的戏剧(次重点)
识记:清代中期戏剧创作代表作家的生平、创作概况
理解:清代中期戏剧的发展趋势及表现
应用:清代中期戏剧创作的风格及原因
(三)清代戏剧概述(一般)
识记:清代主要戏剧作家、创作流派
理解:清代声腔剧种的演变
应用:清代剧坛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第九章  《长生殿》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长生殿》与《桃花扇》被称为康熙时期的剧坛双壁,可见其在清代剧坛的地位与影响。学习本章,要与下一章联系起来,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剧本的创作过程,掌握剧本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及在剧坛和戏剧史上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长生殿》的主题内涵(重点)
      识记:《长生殿》的经典唱段
理解:作者对李扬题材主旨的探索动机及过程
应用:《长生殿》“双重主题”的哲理化处理
(二)《长生殿》的艺术成就(次重点)
识记:《长生殿》艺术成就的主要表现
理解:《长生殿》艺术成就的主要内容
应用:《长生殿》如何在艺术方面做到与情缘虚幻主题的统一
(三)《长生殿》的作者与题材(一般)
识记:洪升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理解:《长生殿》的题材渊源
应用:《长生殿》创作过程的演变趋势

第十章  《桃花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桃花扇》与《长生殿》被称为康熙时期的剧坛双壁,可见其在清代剧坛的地位与影响。学习本章,要与上一章联系起来,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剧本的创作过程,掌握剧本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及在剧坛和戏剧史上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桃花扇》的艺术成就(重点)
识记:《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那几方面
理解:《桃花扇》人物塑造的高超艺术手法、工整典雅的语言艺术
应用:《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独特的结构艺术
(二)《桃花扇》的思想和社会意义(次重点)
识记:《桃花扇》的经典唱段
理解:《桃花扇》的主题思想
应用:《桃花扇》思想旨归与清初文学的感伤思潮之间的关系
(三)孔尚任的生平与创作(一般)
识记:理解孔尚任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理解:孔尚任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与创作《桃花扇》之间的关系
应用:《桃花扇》的出现与清代文学思潮及剧坛审美倾向之间的关系

第九编  近代文学
第一章  近代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近代诗坛的总体状况,掌握在此期间出现的诗派、社团、诗歌运动以及相关的诗人诗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近代诗坛的诗派与社团(重点)
识记:近代诗坛出现的诗派及社团名称、发起人、成员
理解:近代诗坛出现的诗派及社团的主张和影响
应用:近代诗坛代表诗人与所属诗派及社团之关系
(二)近代诗坛的诗歌运动(次重点)
识记:近代诗坛出现的几次大大诗歌运动
理解:历次诗歌运动的主张、内容
应用:近代诗坛出现的诗歌运动的影响
(三)近代诗坛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一般)
识记:代表诗人的生平及创作概况
理解: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及其艺术风格与艺术追求
应用:诗人创作与近代诗坛出现的相关运动与社团或者诗人所属的诗派之关系

第二章   近代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对近代散文创作的总体趋势和特色与时代之关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掌握在此期间出现的大的散文流派、散文运动及散文大家的贡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散文流派与散文运动(重点)
      识记:近代出现的散文流派及散文运动的名称、成员组成
理解:散文流派、散文运动的发起背景及相关主张、内容、影响
      应用:考察近代散文流派、散文运动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二)新的散文文体(次重点)
识记:近代散文领域出现的几种新文体及代表人物
理解:散文新文体的代表作品及特点
应用:近代散文新文体的成就及影响
(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一般)
识记:近代散文成就突出的作家生平、创作概况及代表作
理解:近代散文代表作家的成就与影响
应用:近代散文创作的总体特色与趋势

第三章  近代小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近代小说的繁盛与时局之密切关系,掌握其间出现的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学运动,以及代表作家、作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狭邪小说与狭义公案小说(重点)
识记:狭邪小说的定义、狭邪小说与狭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
理解:概括狭邪小说的发展过程,公案小说的特点
应用:狭邪小说的来源及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公案小说出现的社会背景及文坛背景
(二)清末 小说界的繁荣(次重点)
识记:谴责小说的定义、新小说及清末出现的其他小说种类。各类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
理解:主要谴责小说的内容、艺术风格;新小说及其他小说的繁盛
应用:清末小说界的创作繁荣与时局之关系
(三)清末小说界革命(一般)
识记:小说界革命概念、代表人物
理解:小说界革命的发起、发展过程及相关的主张、创作成就
应用:小说界革命的影响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其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罗宗强、陈洪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出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在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重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在自学各章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勿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联系实际问题思考,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为了提高自学效果,应结合自学内容,尽可能地多看一些例题和动手做一些练习,以便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助学课时不少于108学时,学时分配如下:
编 课 程 内 容 学 时
5 宋代文学 25
6 辽金元文学 20
7 明代文学 28
8 清代文学 27
9 近代文学 8
总  计 108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10%、“理解”为30%、“应用”为6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本课程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名词解释
  吴江派
(二)单项选择题
  《录鬼簿》的作者是(      )
A、钟嗣成
B、王实甫
C、关汉卿
D、马致远
(三)多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清代谴责小说的是(            )。
A、《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品花宝鉴》
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
C、《孽海花》、《乌托邦游记》、《九尾龟》
D、《海上花列传》、《孽海花》
(四)简答题
  《西游记》的主旨。
(五)论述题
  《歧路灯》的艺术成就。
 
 

上一篇:2012年天津自考“临床药物治疗学”复习大纲 下一篇:2012年天津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一)”复习大纲

培训项目

今日焦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