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 > 考试大纲
2012年黑龙江自考计算机教育(独本)“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
当代教育心理学考试自考本科大纲
(课程代码 7833)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当代教育心理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门应用科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以阐明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的学习为主线,从两个方面探求学校里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一方面,分析学生学习的性质、基本过程与结果,从而揭示其间的一般的心理学规律。另一方面,分析制约学生学习的内外因素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揭示学生学习的一般的心理学规律。
由于教育的对象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青少年,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及关于学与教的理论是教育工作中直接影响教育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恰恰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教育教学的依据,因此,教育心理学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学生各种类型学习的心理规律的掌握,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设计与管理,从而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在本学科的教学中,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力求做到科学、实用、新颖,力求反映学科最前沿的内容,力求把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基础教育实践相结合,为学生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历史和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及作用。
3.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4.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懂得如何进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
第2节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
第3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4节 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
2.领会:新教师成长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的概况及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著作。
3.简单应用: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步骤。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心理发展的实质,理解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理解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2.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掌握维果斯基的发展观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3.了解语言获得和发展的理论。
4.了解爱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掌握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对教育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心理发展的实质及其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第2节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第3节 语言获得和发展的理论与教育
第4节 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同化;顺应;最近发展区。
2.领会:心理发展的动力;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3.简单应用:心理发展的一般过程;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提出的关于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
4.综合应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维果斯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 学习的一般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学习的性质,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的特点。
2.了解学习与脑的关系。
3.了解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的分类,掌握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理解布鲁姆对学习的分类。
4.了解学习理论研究的意义,了解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渊源,掌握现代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的思想。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学习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第2节 学习与脑
第3节 学习的分类
第4节 学习理论概览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学习;成熟;认知策略。
2.领会: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人类学习的特点;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布鲁姆的学习分类。
3.简单应用: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
4.综合应用:阐述现代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观点。
第四章 行为——联想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
2.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思想,掌握三条学习规律。
3.了解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能区别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解强化的原理和程序,能根据强化理论进行行为塑造情况。
4.了解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思想,掌握观察学习的过程。
5.了解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思想。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华生的行为主义
第2节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第3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第4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5节 认知行为矫正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试误说;强化物;普雷马克原理;自我效能感;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2.领会:各学习理论派别的代表人物;桑代克的学习律;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塑造。
3.简单应用:观察学习的过程。
第五章 认知的——组织的学习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格式塔的顿悟说及托尔曼的潜伏学习思想。
2.了解认知表征的三种形式,理解编码系统理论对教材组织的重要作用,掌握布鲁纳提出的关于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能把握发现学习的实质。
3.掌握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了解有意义学习的类型,理解认知结构同化论的思想,掌握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原则及先行组织者策略。
4.理解加涅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掌握加涅提出的学习与教学的阶段。
5.了解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基础,掌握智力活动形成的阶段。
6.解建构主义的思想,掌握维特罗克生成学习的理论,能阐述建构主义者关于教学的观点。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格式塔学习理论
第2节 托尔曼符号学习论
第3节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4节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
第5节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第6节 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第7节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顿悟说;潜伏学习;直觉思维;有意义学习;先行组织者。
2.领会:各学习理论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鲁纳的三种表征系统及其编码系统理论;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命题学习的三种类型;奥苏贝尔提出的教学原则;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过程。
3.简单应用:智力活动形成的五个基本阶段;布鲁纳提出的关于学习与教学的原则;发现学习及其作用;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4.综合应用:阐述加涅提出的关于学习与教学过程的阶段;阐述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观点。
第六章 学习与迁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迁移的定义,理解迁移的分类,了解迁移在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各种迁移的理论的主要思想。
3.掌握影响迁移的因素及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迁移的概述
第2节 有关迁移的理论和研究
第3节 影响迁移的因素
第4节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迁移;正迁移;负迁移;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2.领会:迁移的分类;迁移理论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
3.简单应用:早期迁移理论的主要思想;影响迁移的因素。
4.综合应用: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第七章 学习动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动机与学习动机的定义,了解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理解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掌握学习动机的分类。
2.握各种学习动机理论并能对其进行评述。
3.掌握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内外因素。
4.掌握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学习动机概述
第2节 学习动机理论
第3节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第4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学习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2.领会:耶克斯—多德森律;学习动机的分类。
3.简单应用: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论;归因论。
4.综合应用:阐述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措施;试评述学习动机的理论。
第八章 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概念的意义和结构,掌握概念获得的形式,能在实际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
2.了解原理学习的意义,理解原理学习与概念学习的关系,掌握原理学习的影响因素,能够对原理教学提出有效的建议。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第2节 原理的学习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2.领会:概念的种类;原理学习的意义。
3.简单应用:影响原理学习的因素。
4.综合应用:阐述促进学生有效掌握概念的教学措施;阐述原理教学的措施。
第九章 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问题及问题解决的定义,了解问题解决的各种理论和各种模式,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能够提出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2.了解批判性思维的含义,了解批判性思维的各种训练途径,掌握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3.把握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了解创造性的评估方法,掌握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掌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问题解决
第2节 批判性思维
第3节 创造性思维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问题;问题解决;酝酿效应;批判性思维。
2.领会: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解决问题的过程;奥苏贝尔解决问题模式。
3.简单应用: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方法;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4.综合应用:阐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阐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第十章 学习策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学习策略的含义及分类,了解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理解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的学习。
2.掌握各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认知策略,理解过程性知识的认知策略。
3.掌握元认知结构及元认知策略。
4.掌握策略教学的原则,能够阐述学习中几种常见的学习策略。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学习策略概述
第2节 认知策略
第3节 元认知
第4节 学习策略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学习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
2.领会:对学习策略的理解;迈克卡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元认知的结构。
3.简单应用:策略教学的原则;常见的学习策略。
4.综合应用:阐述促进学生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认知策略。
第十一章 品德形成与培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品德及其心理结构,理解品德与道德的关系,理解德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了解前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状况。
3.理解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特点及条件。
4.掌握道德情感的形式及培养措施。
5.理解有关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论,掌握道德培养的措施。
6.掌握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能够提出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措施及其心理学依据。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德育心理学概述
第2节 前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状况
第3节 道德认知的形成过程及培养
第4节 道德情感的形成及培养
第5节 道德行为的形成及培养
第6节 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品德;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2.领会: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情感的形式;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3.简单应用:儿童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特点;道德情感培养的途径;道德行为的培养措施;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
4.综合应用: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措施及其心理学依据。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掌握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理解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懂得课程目标的设计步骤。
2.能够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理解四种基本教学形式的特点及各自的优缺点。
3.了解课堂设计的形式,掌握课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设置教学目标
第2节 选择教学形式
第3节 设置教学环境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教学目标;任务分析。
2.领会:教学设计的内容;行为目标的三要素;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内容;课程目标的设计步骤;四种基本的教学形式。
3.简单应用: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课堂设计中考虑的因素。
4.综合应用:阐述四种基本教学形式的优缺点。
第十三章 有效的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卡罗尔的学习模式,掌握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的因素。
2.掌握有效教师的特征。
3.了解不同学者提出的指导教学模式,能比较发现学习和指导教学,掌握影响发现学习的因素,理解合作学习及其模式,掌握人本主义提出的教育方法。
4.了解全班教学形式,理解小组教学模式,掌握个别化教学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有效教学概述
第2节 有效教师的特征
第3节 针对不同课题的有效教学
第4节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有效教学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
2.领会: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的因素;
3.简单应用:有效教师的特征;影响发现学习的因素。
4.综合应用:阐述人本主义在教学方法提出的主张。
第十四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心理的个别差异,掌握学校环境中学生个别差异的表现。
2.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掌握认知方式的特征,掌握学生认知方式差异及其对学习与教学的影响。
3.了解个别差异的了解和鉴定的方法,掌握学校教育实践中因材施教的措施。
4.了解特殊儿童教育的心理学问题。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概述
第2节 学习方式差异
第3节 因材施教的心理学问题
第4节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理学问题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心理的个别差异;超常儿童;学习障碍儿童。
2.领会:学校环境中学生个别差异的表现;认知方式的特征;特殊儿童。
3.简单应用: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与学习的关系;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育措施。
4.综合应用:阐述学校教育实践中因材施教的措施。
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课堂生态学,了解课堂管理和教学的关系,掌握课堂管理的目标。
2.理解有效课堂管理设计的阶段。
3.了解不良行为的原因,理解行为矫正原则及实用行为分析程序。
4.了解课堂气氛与教师的领导方式,掌握建立良好班风的途径。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课堂管理的一般概述
第2节 课堂管理设计
第3节 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第4节 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课堂管理;课堂气氛。
2.领会:课堂的特征;课堂管理设计;教师的领导方式。
3.简单应用: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课堂管理的目标;处理典型纪律问题的策略;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则。
4.综合应用:阐述良好班风建立的途径。
第十六章 教师心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握教师的角色。
2.掌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品质。
3.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4.了解如何评定教师。
5.理解教师成长的过程及培养教师的途径。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教师的角色
第2节 教师的专业品质
第3节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4节 教师的评定
第5节 教师的成长和培养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教学效能感;教学监控能力;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反思。
2.领会: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内容;教师评定的方式。
3.简单应用:教师扮演的角色;教学策略的内容;教学监控的因素;反思的环节。
4.综合应用:教师应具备的专业品质。
第十七章 学习测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测量的含义,了解测量、评定与测验的关系,把握测验的分类,掌握测验的功能及良好性的指标。
2.掌握标准化测验及特点,了解测验标准化的程序,掌握标准化测验的优缺点,能选择和使用标准化测验。
3.了解各种智力测验,了解创造力测验和其他特殊能力测验,了解与学习有关的动机、态度和方法的测验及人际关系测验。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测量的定义及分类
第2节 标准化测验
第3节 能力与成就标准化测验
第4节 适用于学校的其他测验
第5节 标准测验分数的解释
第6节 测验的新进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测量;信度;效度;标准化测验。
2.领会:测验的分类;测验良好性的指标。
3.简单应用:测验的功能;标准化测验的优缺点。
第十八章 课堂评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评定的定义及其分类。
2.掌握课堂评定的含义及功能,了解教育决策和评定的关系,了解课堂评定的三种模式。
3.掌握教师自编测验的要求。
4.了解非测验的评定技术和评定结果的报告。
(二)课程内容
第1节 教育评定概述
第2节 课堂评定
第3节 教师自编测验
第4节 非测验的评定技术
第5节 评定结果的报告
第6节 关于评定的研究与思考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识记:评定;诊断性评定;形成性评定;总结性评定;常模参照评定;标准参照评定;课堂评定。
2.领会:评定的分类。
3.简单应用:课堂评定的功能;教师自编测验的注意事项。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本大纲的“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中,对各个知识点按四个能力层次(“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分别提出了要求,这些层次间具有递进等级关系。四个能力层次的含义如下:
识记:要求考生知道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即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知识的涵义,并能正确地认识和表述。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容,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不同的表述方法。
简单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本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考生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运用学过的本课程规定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二)学习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自学教材:《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1版。
参考书:《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教育心理学》,陆桂芝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认真阅读和钻研教材
自学应考者根据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当代教育心理学》教材,力求做到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掌握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避免死记硬背。
2.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自学应考者应在学习中采用多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尤其是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在掌握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加工,运用笔记技术加强各章节间的联系,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自学应考者应把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必须坚持理论指导实际的原则,着重掌握学与教的理论观点与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规律,从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运用学与教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自觉性。
(四)对社会助学者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纲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20%,“简单应用”占40%,“综合应用”占2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依次为:2∶3∶3∶2。
需要强调的是: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有可能给出难易程度不同的试题。
4.试题的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简答和论述。
5.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时间为150分钟;试题份量以中等水平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考试时只允许带笔、橡皮和直尺,答卷必须用钢笔,颜色规定为蓝色自考本科或黑色。
上一篇:2012年黑龙江自考计算机教育(独本)“计算机专业英语(一)”复习大纲 下一篇:2012年黑龙江自考计算机教育(独本)“计算机网络技术(二)”复习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