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考试大纲
广东省2009年自学考试发动机原理课程大纲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色
《动员机原理》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内燃机工作轮归与整机特性,揭示影响机能的因素及提高机能的办法。以动员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振动、噪声等特性为研讨对象,深刻到工作入程的各个阶段,剖析影响这些机能的各种因素,从中找出提高机能的一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本。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总目的)
1、理解内燃机的简史、掌握内燃机的分类,学会剖析内燃机的典型构造。
2、熟习示功图、全面掌握指示机能指标、有效机能指标、机械效力的定义、机械损失的测定方式,剖析提高内燃灵巧力性和经济性的途径。
3、掌握三种典型理论轮归的示功图(相关推导在工程暖力学课程中已经介绍),通过轮归暖效力的公式,剖析改善暖效力的途径及其限制,理解汽油、柴油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对内燃机混合气的形成、燃烧的影响。理解内燃机实际轮归与理论轮归的差异。
4、全面掌握换气入程、换气损失、充量系数的剖析式树立、提高充量系数的办法;对于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入程理解其入行情形、特色;要求掌握换气质量的评价参数和不同换气计划的比拟。
5、对于内燃机缸内的气体流动方式和发生对应流动的构造办法;对于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需要学会用示功图剖析其燃烧入程、不同工况下燃烧的特色;不正常燃烧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点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需要掌握常用典型燃烧室的构造、分层燃烧;对于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需要掌握着火与燃烧入程、放暖规律与燃烧噪声。对于压燃式内燃机的燃烧室要求能够对比剖析不同燃烧室的构造特色、混合气的形成特色。
6、对于柴油机需要掌握燃料的喷射入程、异常喷射现象、调速器的工作特性、高压喷射体系;对于汽油机一般理解化油器混合气的形成,重点掌握电控汽油喷射体系;扼要理解气体燃料的供应体系。
7、熟习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内燃机的排放特性、排放掌握、排气后处置、排放测量与排放法规。
8、全面掌握内燃机的特性、内燃机与工作机械的匹配。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1、学习本课程前,需要学习《汽车构造》、《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汽车构造》课程动员机构造和理论知识的深化,是电工电子技术在动员机理论剖析方面的深刻使用。
2、与专业课的关系
属于专业课,为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课程的中央课程。为其他专业课提供动员机理论基本,并为维修与检测课程提供理论基本和剖析方式
3、本课程重点章节
第一章、动员机的机能
第二章、动员机的换气入程
第四章、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第六章、动员机的特性
4、本课程次重点章节
第三章、燃料与燃烧
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第八章、排气污染与掌握
5、本课程一般章节
第七章、车用动员机的废气涡轮增压
第九章、动员灵巧力学
II.课程内容与考察目的
第一章 动员机的机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动员机理论轮归、实际轮归,轮归暖效力的影响因素,指示指标与有效指标的内容、联系,机械效力及其测定方式,影响动员机机械损失的因素,暖平衡的基本概念。
重点:对动员机理论轮归与实际轮归的剖析,动员机有效指标的概念,汽车动员机机械效力的测定方式与影响因素。
难点:有效指标的剖析与提高动员灵巧力性和常常性的技术办法。汽车动员机机械效力的测定方式。影响汽车动员机机械效力的因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动员机理论轮归
1、动员机三种基本的空气尺度轮归;
2、轮归暖效力及相关基本概念;
3、轮归平均压力的概念。
第二节、四行程动员机的实际轮归
1、 入气入程;
2、 紧缩入程;
3、 燃烧入程;
4、 膨胀入程;
5、 排气入程。
第三节、实际轮归的评定——指示指标
1、 平均指示压力;
2、 指示功率;
3、 指示暖效力与指示燃油消耗率。
第四节、动员机经济性和动力性的评定
1、 动员灵巧力机能;
2、 动员机经济机能;
3、 动员机强化指标。
第五节、动员机的环境指标
1、 排放机能;
2、 噪声。
第六节、机械损失
1、 机械效力;
2、 机械效力的测定;
3、 影响机械效力的因素。
第七节、暖平衡
1、实际轮归暖平衡;
2、动员机暖平衡。
(三)考察知识点
第一节、动员机理论轮归
1、动员机的定容加暖轮归、定压加暖轮归、混合加暖轮归;动员机示功图;
2、轮归暖效力、紧缩比、绝暖指数、压力升高比、轮归平均压力等基本概念。
第二节、四行程动员机的实际轮归
1、 四行程动员机的实际轮归的五个入程(入气、紧缩、燃烧、膨胀、排气);
2、 四行程动员机的实际轮归入程活塞、气门活动入程;
3、 四行程动员机的实际轮归入程缸内压力、温度的调整;
4、 紧缩比的范围。
第三节、实际轮归的评定——指示指标
指示指标: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暖效力与指示燃油消耗率。
第四节、动员机经济性和动力性的评定
1、 动力性指标:有效功率、有效扭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和活塞平均效率;
2、 经济性指标:有效暖效力、有效燃油消耗率。
第五节、动员机的环境指标
1、 排放机能(排放有害气体co、Nox、HC、排放颗粒);
2、 噪声。
第六节、机械损失
1、 机械效力的定义与机械效力的测定方式;
2、 影响机械效力的主要因素(气缸直径及行程、摩擦损失、转速、负荷、润滑油品质和寒却水温度)。
第七节、暖平衡
1、实际轮归暖平衡(影响因素);
2、动员机暖平衡(动员机暖平衡图)。
(四)考察要求
(1)识记:指示指标,有效指标;
(2)体会:理论轮归的定义,理论轮归的评定参数,暖平衡的基本概念;
(3)简单使用:示功图、示暖图;
(4)综合使用:影响动员机机械损失的因素,提高内燃灵巧力性和经济性的途径。
第二章 动员机的换气入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四行程动员机的换气入程,四行程动员机的换气入程的划分,配气相位的选择,入排气损失的概念;四行程动员机影响充气效力的因素;汽油机和柴油机的负荷调节方式。残余废气系数的定义;减少动员机入气体系阻力的技术办法;入气管的波动效应。入气体系的可变技术
重点:四行程动员机换气入程的划分。充气效力的概念。汽车动员机负荷调节方式的基本概念。影响汽车动员机充气效力的因素。汽车动员机配气相位的选择。汽车动员机的可变技术。
难点:影响汽车动员机充气效力的因素。汽车动员机配气相位的选择。提高汽车动员机高转速或中低转速动力机能的技术办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四行程动员机的换气入程
1、 换气入程;
2、 换气损失。
第二节、四行程动员机的充气效力
1、 充气效力;
2、 影响充气效力的因素。
第三节、减少入气体系的阻力
1、入气门;
2、入气道和排气管;
3、空气滤清器。
第四节、合理选择配气定时
1、 入气迟闭角;
2、 气门叠开角。
第五节、入气管的动态效应
1、 入气管的惯性效应;
2、 入气管波动效应;
3、 转速与管长;
4、 排气管动态效应。
第六节、可变技术
1、 可变入气管;
2、 可变气门定时。
第七节、二行程动员机的换气入程
1、二冲程动员机的换气入程及示功图;
2、扫气泵;
3、扫气体系的基本形式;
4、换气质量的估量;
5、两行程动员机的使用。
(三)考察知识点
第一节、四行程动员机的换气入程
1、 换气入程(自由排气阶段、强迫排气入程、入气入程、气门叠开);
2、 排气损失、入气损失。
第二节、四行程动员机的充气效力
充气效力及其影响充气效力的因素。
第三节、减少入气体系的阻力
1、 入气门(时面值、入气马赫数、气门直径、气门数、气门升程、减少气门处的流动损失);
2、 入气道和排气管。
第四节、合理选择配气定时
入气迟闭角与气门叠开角。
第五节、入气管的动态效应
1、 入气管的惯性效应;
2、 入气管波动效应;
3、 转速与管长。
第六节、可变技术
1、 可变入气管;
2、 可变气门定时(凸轮相位可变、入气连续期可变)。
第七节、二行程动员机的换气入程
二冲程动员机的换气入程及示功图。
(四)考察要求
(1)识记:四行程动员机的换气入程
(2)体会:影响充气效力的因素,减少动员机入气体系阻力的技术办法
(3)综合使用:入气管的波动效应,入气体系的可变技术
第三章 燃料与燃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汽车动员机燃料的种类及指标,汽油和柴油机能差异对动员机的影响,代用燃料及其使用,预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的基本概念。
重点:汽车动员机用汽油和柴油的机能指标。过量空气系数的概念。预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的概念。汽车动员机代用燃料。
难点:汽油、柴油的机能差异对汽车动员机的影响。汽油机和柴油机的过量空气系数的范围及发铺趋势。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动员机的燃料
1、石油作品;
2、脂肪烃及其分类。
第二节、燃料的使用特性
1、柴油(十六烷值、熘程、粘度);
2、汽油(辛烷值、熘程与蒸气压);
3、汽油、柴油机能差异对动员机的影响(混合气形成的差异、着火与燃烧的差异);
4、醇类燃料;
5、气体燃料。
第三节、燃烧暖化学
1、1Kg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2、过量空气系数;
3、燃料暖值与混合气暖值。
第四节、燃烧的基本知识
1、着火入程(烃的氧化反映、自燃、点燃);
2、在预混气体中的火焰转播(层流火焰传布、紊流火焰传布);
3、油滴与喷雾燃烧。
(三)考察知识点
第一节、动员机的燃料
汽车动员机燃料的种类及指标。
第二节、燃料的使用特性
1、柴油的性质(十六烷值、熘程、粘度);
2、汽油的性质(辛烷值、熘程与蒸气压);
3、汽油、柴油机能差异对动员机的影响(混合气形成的差异、着火与燃烧的差异)。
第三节、燃烧暖化学
1、1Kg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
2、过量空气系数和空燃比的概念;
3、燃料暖值与混合气暖值。
第四节、燃烧的基本知识
1、着火入程(烃的氧化反映、自燃、点燃);
2、层流火焰传布、紊流火焰传布;
3、油滴与喷雾燃烧。
(四)考察要求
(1)识记:车动员机燃料的种类及指标,代用燃料及其使用
(2)体会:馏程、十六烷值、辛烷值的概念及对动员机燃烧入程的影响
(3)使用:着火入程,
(4)综合使用:汽油和柴油机能差异对动员机的影响,预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
第四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汽油机燃烧入程的划分,燃烧效率的概念,影响燃烧效率的因素,各轮归间燃烧变动的概念,爆燃发生的原因、影响爆燃的因素,表面点火的概念,爆燃与表面点火的差异。使用因素对燃烧入程的影响,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的概念及使用,汽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汽油喷射体系汽油喷射时刻的掌握方式,汽油喷射体系汽油喷射量的掌握策略,汽油机典型燃烧室的特色。
重点:汽油机的正常燃烧、不规则燃烧、不正常燃烧的基本概念。使用因素对燃烧入程的影响。电控汽油喷射体系的工作原理和掌握策略。汽油机燃烧室设计。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燃料调整特性。
难点:各轮归间的燃烧变动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爆燃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电控汽油喷射体系的工作原理和掌握策略。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汽油机燃烧入程
1、正常燃烧入程;
2、不正常燃烧;
3、使用因素对燃烧的影响。
第二节、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1、化油器式混合气的形成((1)幻想化油器特性的实现(2)化油器变工况运行));
2、汽油喷射式混合气的形成;
3、两种混合气形成方式的比拟。
第三节、燃烧室
1、对燃烧室的要求;
2、常用典型燃烧室;
3、采取均质稀混合气的燃烧室;
4、分层给气式燃烧室。
(三)考察知识点
第一节、汽油机燃烧入程
1、正常燃烧入程、燃烧效率、不规则燃烧;
2、不正常燃烧(爆燃、表面点火);
3、使用因素对燃烧的影响(混合气浓度、点火提前角、转速、负荷、大气情况)。
第二节、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1、化油器式混合气的形成(幻想化油器特性的实现:幻想化油器特性、真空度、简单化油器特正、主供油系校正、满负荷加浓与怠速加浓、调整试验);
2、化油器变工况运行:加速入程、急减速入程、起动入程;
3、汽油喷射式混合气的形成(空气体系、燃料体系、掌握体系)。
第三节、燃烧室
1、对燃烧室的要求;
2、常用典型燃烧室(浴盆形、揳形、多球形)。
(四)考察要求
(1)识记:汽油机燃烧入程的划分,燃烧效率;
(2)体会:各轮归间燃烧变动;
(3)综合使用:爆燃,表面点火,汽油喷射体系汽油喷射时刻的掌握方式,汽油喷射体系汽油喷射量的掌握策略。
第五章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柴油机燃烧入程的划分,柴油机的燃烧入程对柴油机机能的影响,放暖规律的概念,喷油泵效率特性的定义,喷油泵效率特性校正的原因及校正方式,柴油机的喷射入程与不规则喷射现象,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的概念,幻想喷油规律的基本概念,柴油机高压共轨体系的基本原理,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及特色,典型燃烧室的特色及使用,影响柴油机燃烧入程的因素。
重点:柴油机燃烧入程的划分。燃烧放暖规律。喷油泵效率特性及其校正。喷油规律。高压共轨体系。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柴油机的燃烧室设计。影响燃烧入程的滚动因素。
难点:喷油泵效率特性及其校正。喷油规律。高压共轨体系。影响燃烧入程的滚动因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燃烧入程
1、燃烧入程
2、燃烧放暖规律
3、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和噪声振动
第二节、燃油喷射和雾化
1、供油体系和喷射入程
2、燃油的雾化和油束特性
3、对喷射体系的要求
4、柴油机电控喷射体系
第三节、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室
1、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特色和方式
2、分隔燃烧室
3、主喷式燃烧室
4、其他燃烧室
5、不同燃烧室的比拟与选用
第四节、燃烧入程的影响因素
1、燃油喷射、气流活动与燃烧室形状间的配合
2、影响燃烧入程的运转因素
(三)考察知识点
第一节、燃烧入程
1、燃烧入程及对柴油机机能的影响;
2、燃烧放暖规律的概念;
3、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柴油机噪声和振动、掌握机噪声与振动的办法。
第二节、燃油喷射和雾化
1、供油体系和喷射入程(喷油泵效率特性及其校正、喷射入程、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
2、燃油的雾化和油束特性;
3、对喷射体系的要求;
4、柴油机电控喷射体系(轮归喷油量的掌握、供油提前角掌握、柴油机高压共轨体系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室
1、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特色和方式;
2、分隔燃烧室(涡流室燃烧室、预燃室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柴油机的机能特色);
3、主喷式燃烧室(开式燃烧室、半开式燃烧室中的空气流动、直喷式燃烧室机能特色)。
第四节、燃烧入程的影响因素
1、燃油喷射、气流活动与燃烧室形状间的配合;
2、影响燃烧入程的运转因素(负荷、转速、供油提前角、燃油、废气再轮归);
3、延迟喷油技术及使用。EGR技术及使用。
(四)考察要求
(1)识记:柴油机燃烧入程的划分,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方式及特色;
(2)体会:不规则喷射现象对柴油机机能的影响,影响柴油机燃烧入程的因素;
(3)综合使用:幻想喷油规律,柴油机高压共轨体系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 动员机的特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动员机工况的概念,动员机的有效指标与动员机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动员机试验台架的组成,动员机功率与油耗的测量方式,动员机负荷特性的定义、试验方式、试验曲线的整顿与剖析方式,动员机效率特性的定义、试验方式、试验曲线的整顿与剖析方式。动员机的扭矩特性及扭矩的校正,动员机烟度的测量方式。柴油机调速特性的定义、试验作法,调速器的工作指标,动员机万有特性的定义,万有特性的制取方式与使用,从动力性和经济性角度改善动员机与车辆的匹配的基本原理。
重点:汽车动员机效率特性、负荷特性的定义,试验的作法,曲线的剖析。万有特性的制取方式。万有曲线的使用。
难点:汽车动员机效率特性、负荷特性的试验的作法,曲线的剖析。万有特性的制取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动员机工况
1、动员机工作前提;
2、动员机工况;
第二节、动员机台架试验
1、试验台装置;
2、制动测功装置-测功器;
3、耗油的测量;
4、台架试验综述。
第三节、动员机的负荷特性
1、汽油机的负荷特性;
2、柴油机的负荷特性。
第四节、动员机的效率特性
1、汽油机的效率特性;
2、柴油机的效率特性;
3、扭矩特性。
第五节、烟度特性
1、测量仪器;
2、烟度与工况;
3、烟度试验方式。
第六节、调整特性
1、柴油机装置调速器的必要性;
2、全程式调速器和调速特性;
3、两极式调速器和调速特性;
4、调速器的工作指标。
第七节、万有特性
第八节、改善动员机与车辆的匹配
1、从提高动力性的角度改善动员机与车辆的匹配;
2、从提高经济性的角度改善动员机与车辆的匹配。
(三)考察知识点
第一节、动员机工况
1、动员机的三种工作前提:恒速工作、流体阻力负荷、陆上运输
2、负荷特性、效率特性、调速特性、烟度特性、排放特性和噪声特性;动员机的有效指标与动员机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动员机台架试验
1、试验台装置(试验台架、辅助体系、各种测量仪器、仪表和操纵台)
2、制动测功装置-测功器(水力测功器、平衡式电力测功器、电涡流测功器)
3、动员机功率与油耗的测量方式。
4、功率标定与大气修改
第三节、动员机的负荷特性
1、汽油机负荷特性的定义、试验与剖析方式;
2、柴油机负荷特性的定义、试验与剖析方式。
第四节、动员机的效率特性
1、汽油机效率特性的定义、试验与剖析方式;
2、柴油机效率特性的定义、试验与剖析方式;
3、扭矩特性、扭矩贮备系数、转速贮备系数、柴油机扭矩校正。
第五节、烟度特性
1、透光烟度计、滤纸式烟度计的构造
2、烟度试验方式(全负荷烟度测量方式、自由加速烟度测量)
第六节、调整特性
1、两极式调速器和调速特性(定义、试验方式)
2、全程式调速器和调速特性(定义、试验方式)。
3、调速器的调速率、不灵敏度的定义
第七节、万有特性
万有特性的定义、制取方式。
第八节、改善动员机与车辆的匹配
1、提高动力性的角度改善动员机与车辆的匹配;
2、提高经济性的角度改善动员机与车辆的匹配。
(四)考察要求
(1)识记:动员机工况的概念
(2)体会:动员机的有效指标与动员机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从动力性和经济性角度改善动员机与车辆的匹配的基本原理
(3)综合使用:动员机试验台架试验,动员机负荷特性,动员机效率特性,动员机万有特性
第七章 车用动员机的废气涡轮增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微粒生成的机理,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下降动员机有害排放物的技术办法,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基本原理与构造,废气再轮归装置的基本原理与构造,动员机的排放法规与试验方式。
重点:汽车动员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原因。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汽车动员机有害排放称的掌握方式。
难点: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
1、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2、径流式涡流机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废气能量的使用
1、恒压增压体系
2、脉冲增压体系
第四节、车用增压动员机的机能
1、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结合运行的基本特色
2、增压动员机在构造上的变动
3、车用增压动员机机能
第五节、汽油机增压概述
1、汽油机增压的难题
2、汽油机增压体系的常用办法
(三)考察知识点
第一节、概述
增压的优缺陷与增压的方式。
第二节、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
1、离心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2、径流式涡轮机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废气能量的使用
恒压增压体系与脉冲增压体系的工作;
第四节、车用增压动员机的机能
1、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结合运行的基本特色;
2、增压动员机在构造上的变动(增大供油量、改变配气相位、减少紧缩比、寒却增压空气等);
3、车用增压动员机机能增压前后的调整。
第五节、汽油机增压概述
汽油机增压体系的常用办法(电控汽油喷射体系掌握、点火提前角自适应掌握、增设增压中寒器、增压压力掌握体系等)。
(四)考察要求
(1)识记: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与构造;
(2)体会:车用增压动员机机能的调整;
(3)综合使用:废气能量的使用;车用增压动员机构造上使用调整。
第八章 排气污染与掌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微粒生成的机理,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下降动员机有害排放物的技术办法,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基本原理与构造,废气再轮归装置的基本原理与构造,动员机的排放法规与试验方式。
重点:汽车动员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原因。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汽车动员机有害排放称的掌握方式。
难点: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有害排放物的生成
1、氮氧化物;
2、一氧化碳;
3、未燃碳氧化物;
4、颗粒。
第三节、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1、混合气成分;
2、点火正时;
3、吸入废气量的影响;
4、工况。
第四节、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1、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物生成的特色;
2、混合气成分;
3、喷油时刻;
4、燃烧室类型。
第五节、有害排放物的掌握
1、排气的后处置(氧化催化转化器、三元催化转换器、柴油机微粒过滤及再生装置);
2、动员机的前处置(入气温度掌握和混合气预暖体系、曲轴箱强迫通风封锁体系、油蒸气吸附装置、废气再轮归装置)。
第六节、排放法规与试验方式
1、世界各国排放法规简介
2、我国汽车的排放法规(试验规范、排气取样体系、剖析仪器、排放限值尺度、其他排放物的限值)
(三)考察知识点
第二节、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未燃碳氧化物、颗粒等有害排放物的生成及危害。
第三节、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混合气成分、点火正时、吸入废气量及工况对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影响。
第四节、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混合气成分、喷油时刻、燃烧室类型对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影响。
第五节、有害排放物的掌握的技术办法
1、排气的后处置技术(氧化催化转化器、三元催化转换器)及其基本原理与构造;
2、动员机的前处置技术(入气温度掌握和混合气预暖体系、曲轴箱强迫通风封锁体系、油蒸气吸附装置、废气再轮归装置)及其基本原理与构造。
第六节、排放法规与试验方式
我国汽车动员机的排放法规(试验规范、排气取样体系、剖析仪器、排放限值尺度、其他排放物的限值);动员机的排放试验方式。
(四)考察要求
(1)识记:废气再轮归装置的基本原理与构造;
(2)体会: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微粒生成的机理;
(3)综合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动员机的排放法规与试验方式。
第九章 动员灵巧力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活动规律,体会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剖析方式;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质量换算;理解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力矩。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平衡。包括旋转惯性力的平衡、去复惯性力的平衡。体会影响动员机实际平衡的因素;理解动员机的扭转振动及其剖析方式。
重点:曲柄连杆机构的活动与受力剖析;动员机单缸机的平衡(旋转惯性力的平衡、去复惯性力的平衡)
难点:动员机的扭转振动及其剖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曲柄连杆机构的活动与受力剖析
1、曲柄连杆机构的活动规律
2、曲柄连杆机构的质量换算
3、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力矩
第二节、动员机的平衡
1、单缸机的平衡
2、多缸机的平衡
3、影响动员机实际平衡的因素
第三节、动员机的扭转振动
1、曲轴体系的固定频率
2、干扰力矩及其简谐剖析
3、扭振剖析
4、扭振的消减
(三)考察知识点
第一节、曲柄连杆机构的活动与受力剖析
1、曲柄连杆机构的活动规律
2、曲柄连杆机构的质量换算
3、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力矩
第二节、动员机的平衡
1、单缸机的旋转惯性力与去复惯性力的平衡
2、直列式四缸机的平衡、直列式六缸机的平衡、V形八缸机的平衡
3、影响动员机实际平衡的因素
第三节、动员机的扭转振动
1、曲轴体系的固定频率与干扰力矩及其简谐剖析
2、扭振剖析与扭振的消减
(四)考察要求
(1)识记:曲柄连杆机构的活动规律;单缸机的平衡
(2)体会:曲柄连杆机构的活动受力剖析方式;多缸机的平衡;
(3)综合使用:多缸机的平衡;动员机的扭转振动
III.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察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划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与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入而提出详细的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察内容和考察目的的说明
为使考试内容详细化和考试要求尺度化,本大纲在列出考察内容的基本上,对各章划定了考察目的,包括考察知识点和考察要求。明白考察目的,使自学应考者能够入一步明白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体系学习教科书;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白范围,更精确地部署试题的知识才能层次和难易水平。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察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察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划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察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因为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位置、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色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离按四个认知(或鸣才能)层次肯定其考察要求。
2、四个才能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体会;简单使用;综合使用。
各个才能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对大纲中的知识点,如定义、定理、公式、性质、法则等有清晰精确的认识,并能做出精确的判断和选择。
体会:要求考生对大纲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有绝对的理解,清晰它与有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做出精确的表达和说明。
简单使用:要求考生能够使用本大纲中的各部门的少数几个知识点,解决简单的计算、证明或使用问题。
综合使用:要求考生对大纲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在熟习和理解的基本上,会使用多个知识点,剖析、计算或推导解决稍庞杂的部分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科书与主要参考书
推举选用书:《汽车拖沓灵巧员机》,董敬 、庄志 、常思勤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6月第3版。
参考书:《内燃机原理》, 刘永长,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内燃机原理》。 蒋德明。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年。
三、关于自学要乞降自学方式指点
1、自学要求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根据专业考试规划和专业培育目的而肯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白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水平。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门。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水平,课程考察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察的主要内容。
在自学考试要求中,对各部门内容掌握水平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其表达用语依次是:理解、理解;理解、清晰;掌握、会用;纯熟掌握。
为有效地指点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3个学分,(推举教授教养时数54学时,每学分18学时);本课程为纯理论课,因此没有试验部门教授教养内容。
2、自学方式指点
(1)在全面体系学习的基本上,掌握《内燃机原理》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本课程内容涉及范围普遍。对每个部门来说,各章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自学应考者应起初全面体系地学习各章内容,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定义,较为纯熟地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其次,弄清晰各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注重融会贯通;再次,在全面体系学习的基本上掌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刻学习重点章节的内容。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科书的情形下孤立地去抓重点。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绝管本课程的内容不含试验教授教养,自学应考者应在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同时熟习基本试验方式,并学会精确使用这些方式去剖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划定的考试内容和考察目的,当真钻研指定的教科书,明白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色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入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倾向,掌握社会助学的精确导向。
2、要精确处置基本知识与使用才能之间的关系,绝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体会、简单使用和综合使用联系起来,将基本知识和理论转化为使用才能,在全面辅导的基本上,侧重培育和提高自学应考者剖析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3、要精确处置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点自学应考者全面体系地学习教科书,掌握全体考试内容和考察知识点,在此基本上再凸起重点。总之,要将重点学习与统筹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宝的歧途。
建议学时部署:
序号 |
课程内容 |
讲授学时 |
试验学时 |
1 | 第一章、动员机的机能 | 8 | |
第一节、动员机理论轮归 第二节、四行程动员机的实际轮归 第三节、实际轮归的评定——指示指标 第四节、动员机经济性和动力性的评定 第五节、动员机的环境指标 第六节、机械损失 第七节、暖平衡 |
2 2 1 1 1 0.5 0.5 |
||
2 | 第二章、动员机的换气入程 | 8 | |
第一节、四行程动员机的换气入程 第二节、四行程动员机的充气效力 第三节、减少入气体系的阻力 第四节、合理选择配气定时 第五节、入气管的动态效应 第六节、可变技术 第七节、二行程动员机的换气入程 |
2 1 1 1 0.5 2 0.5 |
||
3 | 第三章、燃料与燃烧 | 4 | |
第一节、动员机的燃料 第二节、燃料的使用特性 第三节、燃烧暖化学 第四节、燃烧的基本知识 |
0.5 1 0.5 2 |
||
4 | 第四章、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 8 | |
第一节、汽油机燃烧入程 第二节、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 第三节、燃烧室 |
2 4 2 |
||
5 | 第五章、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 5 | |
第一节、燃烧入程 第二节、燃油喷射和雾化 第三节、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室 第四节、燃烧入程的影响因素 |
1 2 1 1 |
||
6 | 第六章、动员机的特性 | 6 | |
第一节、动员机工况 第二节、动员机台架试验 第三节、动员机的负荷特性 第四节、动员机的效率特性 第五节、烟度特性 第六节、调整特性 第七节、万有特性 第八节、改善动员机与车辆的匹配 |
0.5 0.5 1 1 0.5 1 0.5 1 |
||
7 | 第七章、车用动员机的废气涡轮增压 | 5 | |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废气能量的使用 第四节、车用增压动员机的机能 第五节、汽油机增压概述 |
0.5 2 0.5 1 1 |
||
8 | 第八章、排气污染与掌握 | 4 | |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有害排放物的生成 第三节、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有害排放物的掌握 第六节、排放法规与试验方式 |
0.5 0.5 1 0.5 1 0.5 |
||
9 | 第九章、动员灵巧力学 | 4 | |
第一节、曲柄连杆机构的活动与受力剖析 第二节、动员机的平衡 第三节、动员机的扭转振动 |
2 1.5 0.5 |
||
灵巧 | 2 | ||
合计 | 54 |
五、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划定的考试内容来肯定考试范围和考察要求,不要任意扩铺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下降考察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恰当凸起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才能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体会占30%;简单使用占30%;综合使用占20%.
3、试题要合理部署难易构造,试题难易水平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在不同才能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本课程考尝尝卷采取的题型,一般有:填空题、判断改错题、名词说明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阐述题等。各种题型的详细形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5、在命题中必需依照本课程大纲中所划定的题型命题,考尝尝卷使用的题型能够略少,但不能超越划定。
6、本课程的考试时光为150分钟,试题量以中等水平的自学应考者的划定时光内搞定全体试题为度。
7、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8、考试使用工具:钢笔、铅笔、计算器和简单的绘图工具。
IV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1.动员机工况图上的左侧边界线为___________稳定工作转速限制线。
二、判断改错题
1.汽油机万有特性的特色之一是最低油耗率偏低,而且经济区域较宽。( )
三、名词说明
1.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
四、单项选择题
1.气门重叠发生在换气入程的哪个阶段?( )
A.自由排气 B.强迫排气 C.入气入程 D.燃烧室扫气
五、多项选择题
1.测量动员机机械损失的方式有( )
A. 示功图法 B. 倒拖法 C. 灭缸法
D. 油耗线法 E. 测功法
六、简答题
1.简述提高动员灵巧力机能和经济机能指标的基本途径。
七、阐述题
1.为什么要采取可变入气体系和可变配气相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