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考试大纲

广东省2009年自学考试汽车运用工程课程大纲

时间:2016-05-06 来源: 责任编辑:txj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 课程性质与特色

  《汽车使用工程》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讲述了汽车使用前提的特性、汽车使用机能及其合理使用、汽车公害及防治、汽车技术情况调整及其故障诊断方式以及汽车使用寿命的评价方式。

  其义务是使学生获得汽车使用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如何有效地使用车辆,以较低的消耗来较大地发挥汽车的使用机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毕业后从事汽车技术使用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本。

  (二)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程总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 深刻理解汽车动力性、汽车使用经济性、汽车行驶安全性、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这五大汽车指标的概念、对应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

  2. 纯熟掌握汽车在走合期、高温、低温、高原、山区、坏路和无路等特殊前提下的合理使用。

  3. 掌握汽车技术情况的调整规律及原因。

  4. 掌握汽车使用寿命的评价方式。

  (三)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有汽车构造、内燃机原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重点章节:

  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

  第三章  汽车使用经济性

  第四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

  次重点章节:

  第五章  汽车的公害

  第七章  汽车在特殊前提下的使用

  第八章  汽车技术情况的调整

  第九章  汽车使用寿命

  一般章节:

  第一章  汽车使用前提及机能指标

  第六章  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

  II.课程内容与考察目的

  第一章  汽车使用前提及机能指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气候前提、途径前提、汽车高速公路使用前提、运输前提、汽车使用水平和汽车运行技术前提等对汽车使用的影响,理解汽车运行工况的主要参数,掌握对汽车运行工况的剖析方式,同时掌握汽车使用的主要机能指标。

  重点:气候前提、途径前提、汽车高速公路使用前提、运输前提、汽车使用水平和汽车运行技术前提等对汽车使用的影响。

  难点:汽车运行工况的剖析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汽车使用前提

  1. 气候前提

  2. 途径前提

  3. 汽车高速公路使用前提

  4. 运输前提

  5. 汽车使用水平

  6. 汽车运行技术前提

  第二节  汽车运行工况

  汽车运行工况的参数。

  1. 汽车运行工况调查

  2. 汽车运行工况剖析

  汽车运行工况的研讨常采取考试统计方式和计算机数字仿真方式。

  第三节  汽车使用机能主要指标。

  容载量、汽车质量使用、使用便利性。

  (三)考察知识点

  1. 多种使用前提对汽车使用后果的影响。

  2. 汽车运行工况调查的内容及剖析方式。

  3. 汽车使用机能的主要指标和评价参数。

  (四)考察要求

  1. 多种使用前提对汽车使用后果的影响。

  体会:多种使用前提,包括气候前提、途径前提、汽车高速公路使用前提、运输前提、汽车使用水平和汽车运行技术前提对汽车搞定运输工作的影响。

  2. 汽车运行工况调查的内容及剖析方式。

  识记:汽车运行工况调查的内容。

  简单使用:汽车运行工况剖析方式。

  3. 汽车使用机能的主要指标和评价参数。

  识记:汽车使用机能主要指标和评价参数。

  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汽车行驶阻力的组成和发生气希望理,理解汽车驱动体系的主要特性,并能够使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和功率平衡图入行汽车动力性剖析,掌握汽车行驶的基本前提,理解汽车动力性试验。

  重点:汽车动力性剖析、行驶附着前提。

  难点:汽车动力性剖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汽车行驶阻力

  1. 稳定行驶阻力:车轮阻力、空气阻力和坡度阻力。

  2. 动态行驶阻力:平移质量引起的惯性力和旋转质量引起的惯性力矩。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体系

  1. 活塞式内燃机特性

  2. 离合器和液力耦合器特性

  3. 变矩器和液力变矩器特性

  第三节  动力性剖析

  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和功率平衡图

  2. 加速才能

  3. 上坡才能

  4. 最高车速和传动系最小速比的肯定

  第四节  行驶附着前提

  1. 车轮的法向反力

  2. 附着前提限制的加速才能

  3. 附着前提限制的上坡才能

  4. 驱动体系布置和行驶附着前提

  第五节  汽车动力性试验

  1. 途径试验  一般使用五轮仪记载行程、车速和时光。

  2. 室内试验  转鼓试验台是室内试验中一项基本试验装备。风洞试验是测量空气系数的必要举措措施,分为模型风洞和整车风洞。

  (三)考察知识点

  1. 稳定行驶阻力的组成和对应计算公式。

  2. 汽车动力性剖析。

  3. 行驶附着前提。

  4. 汽车动力性试验。

  (四)考察要求

  1. 稳定行驶阻力的组成和对应计算公式。

  识记:稳定行驶阻力 :车轮阻力、空气阻力和坡度阻力。

  简单使用:对应计算。

  汽车动力性剖析。

  综合使用:

  (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和功率平衡图。

  (2) 加速才能、上坡才能的计算方式。

  2. 行驶附着前提。

  简单使用:汽车行驶附着力的计算。

  汽车动力性试验。

  综合使用:汽车动力性试验。

  第三章  汽车使用经济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试验方式,纯熟掌握提高汽车使用燃料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理解汽车润滑油的分类和合理使用,掌握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

  重点: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提高汽车使用燃料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

  难点:试验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汽车燃料经济性

  1.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2. 汽车燃料经济性试验方式:不加以掌握的路上试验、掌握的途径试验、途径轮归试验(包括等油耗、加速、制动油耗等)、在汽车底盘测功器(即转鼓试验台)上的轮归试验。

  3.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计算方式

  第二节  提高汽车使用燃烧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

  1. 政策性办法   制订精确的运输能源政策。

  2. 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的构造办法

  3. 汽车驾驶技术和维护的影响

  第三节  润滑资料的合理使用

  1. 动员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2. 汽车齿轮油的合理使用

  3. 汽车润滑脂的合理使用

  4. 润滑油的再生

  第四节  轮胎的合理使用

  1. 轮胎的类型和特色

  2. 轮胎的合理使用

  3. 高速公路行车轮胎的使用

  (三)考察知识点

  1.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2. 等速百公里油耗量。

  3. 提高汽车使用燃料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

  4. 合理使用滑行减少油耗。

  5. 动员机润滑油的分类。

  6. 轮胎的类型和特色。

  (四)考察要求

  1.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式。

  识记: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

  简单使用:计算方式。

  2. 等速百公里油耗量。

  简单使用:

  (1) 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2) 等速百公里油耗量的计算公式。

  3. 提高汽车使用燃料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

  体会:

  (1) 汽车使用燃料经济性的政策性办法。

  (2) 提高汽车使用燃料经济性的构造办法。

  (3) 汽车驾驶技术和维护的影响。

  4. 合理使用滑行减少油耗。

  简单使用:减速滑行、加速滑行和下坡滑行减少油耗的方式。

  5. 动员机润滑油的分类。

  识记:动员机润滑油的分类。

  6. 轮胎的类型和特色。

  识记:

  (1) 轮胎的类型和特色。

  (2) 子午线轮胎的构造特色和优胜机能。

  第四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汽车的自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的区别,理解汽车被动安全性,深刻理解汽车的制动性,掌握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重点:汽车的制动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难点:汽车转向时受力剖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制动性

  1. 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和滑移

  2. 减速制动入程

  3. 制动减速率

  4. 制动稳定性

  5. 制动力分配

  6. 装载调整对制动性的影响

  7. 双管路制动体系

  8. 车轮抱死入程和制动防抱死装置

  9. 缓速制动

  10. 汽车制动性试验

  第二节  操纵稳定性

  1. 轮胎侧偏特性和车辆转向活动学

  2. 车辆转向时的受力剖析

  3. 汽车圆周行驶时的稳定性(汽车稳定转向特性) :中性转向特性、不足转向特性和过多转 向特性。

  4. 转向轮绕主销的振动

  5. 操纵稳定性试验 :稳态转向特性试验、瞬间横摆响应试验和归正才能试验。

  第三节  汽车被动安全性

  1. 车辆事故剖析和被动安全性的评价方式。

  2. 内部被动安全性

  3. 外部被动安全性

  4. 被动安全性试验

  (三)考察知识点

  1. 汽车的制动性。

  2. 操纵稳定性。

  3. 车辆转向时的受力剖析。

  (四)考察要求

  1. 汽车的制动性。

  体会:自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的区别。

  2. 操纵稳定性

  体会:

  (1) 操纵稳定性的定义和对应的评价指标。

  (2) 中性转向特性、不足转向特性和过多转向特性。

  3. 车辆转向时的受力剖析。

  简单使用:车辆转向时的受力剖析。

  第五章  汽车的公害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理解汽车的噪声特性,掌握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测定和汽车噪声的测定方式。

  重点: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难点:噪声的测定方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 排气公害

  2. 噪声公害

  3. 电波公害

  第二节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 动员机污染物的形成: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CH)、氮氧化合物(NX)和颗粒(PM)的形成。

  2. 使用因素对排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的影响:负荷、动员机转速、不稳定工况和动员机暖工况的影响。

  3. 使用中下降汽车排气污染的主要办法

  第三节  汽车的噪声

  1. 汽车噪声的特性

  2. 动员机噪声

  3. 传动系噪声

  4. 轮胎噪声

  第四节  汽车排气污染物及噪声试验

  1. 排气污染物的测定

  排气污染物的试验方式。排气污染物的测量原理。

  2. 汽车噪声的测定

  汽车噪声的试验方式。

  汽车噪声的测量仪器:主要有声级计和频谱剖析仪,还有磁带记载仪及电平记载仪。

  (三)考察知识点

  1.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2. 汽车噪声的分类和主要噪声源。

  3. 汽车噪声的测定方式。

  (四)考察要求

  1.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体会:

  (1) 动员机污染物的形成。

  (2) 使用因素对排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的影响。

  2. 汽车噪声的分类和主要噪声源。

  识记:汽车噪声的分类。

  体会:主要噪声源。

  3. 汽车噪声的测定方式。

  简单使用:测定方式。

  第六章  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汽车通过性的相关参数,以及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理解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相关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掌握1/3倍频带分离评价法和总加权值评价法。

  重点:汽车通过性的相关参数、平顺性的相关评价指标。

  难点:影响因素。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

  1. 轮廓通过性参数: 最小离地间隙、 接近角与离去角、纵向通过角、最小转弯直径和内轮差、转弯通道圆等。

  2. 牵引支持通过性

  主要评价指标:附着质量、附着质量系数及车辆接地比压

  3. 汽车倾覆失效

  汽车侧翻的前提、汽车侧滑的前提、汽车纵向倾覆的前提

  4.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

  汽车的最大单位驱动力、行驶效率、汽车车轮、液力传动、差速器、悬架、拖带挂车、驱动防滑体系(ASR)、驾驶方式等

  第二节 汽车行驶平顺性

  1.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1)平顺性评价指标(2)1/3倍频带分离评价法(3)总加权值评价法

  2. 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构造因素

  (1)吊挂构造  (2)轮胎  (3)吊挂质量 (4)非吊挂质量

  (三)考察知识点

  1. 汽车通过性的定义、分类和参数。

  2.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

  3.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法。

  4. 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构造因素。

  (四)考察要求

  1. 汽车通过性的定义、分类和参数。

  识记:定义。分类。参数。

  2. 影响汽车通过性的因素。

  体会:汽车的最大单位驱动力、行驶效率、汽车车轮、液力传动、差速器、悬架、拖带挂车、驱动防滑体系(ASR)、驾驶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3.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法。

  识记:平顺性评价指标。

  简单使用:(1)1/3倍频带分离评价法(2)总加权值评价法。

  4. 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构造因素。

  体会:(1)吊挂构造   (2)轮胎  (3)吊挂质量 (4)非吊挂质量。

  第七章 汽车在特殊前提下的使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汽车在特殊前提下的使用特色,掌握汽车在特殊前提下使用所采取的办法。

  重点:走合期的概念、特殊前提下的使用特色。

  难点:特殊前提下所采取的办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汽车的走合期定义。汽车在走合期应采取的主要办法。

  第二节  汽车在低温前提下的使用

  1. 动员机的低温起动

  2. 低温对汽车总成磨损的影响

  3. 动员机寒起动的排气污染

  4. 改善汽车低温使用机能的主要办法

  5. 其他问题

  第三节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前提下的使用

  1. 海拔高度对动员灵巧力的影响

  2. 海拔高度对燃料经济性的影响

  3. 在高原地域改善动员机机能的主要办法

  (1) 提高动员机的紧缩比

  (2) 合理选择配气相位

  (3) 采取增压装备

  (4) 调整油电路

  (5) 采取含氧燃料。

  4. 汽车制动系在高原及山区前提下的使用特色及其改入办法

  使用特色。

  改入办法:

  (1) 采取辅助制动器

  (2) 采取大范围可调制动比例阀

  (3) 制动鼓淋水

  (4) 选用合成型汽车制动液

  第四节  汽车在高温前提下的使用

  1. 汽车在高温前提下的使用特色

  2. 提高在高温前提下汽车使用机能的主要办法

  (1) 提高动员机寒却系的寒却强度

  (2) 增强技术维护

  (3) 防止爆燃

  (4) 防止轮胎爆破

  (5) 注意车身维护。

  第五节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前提下的使用

  1.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前提下的使用特色

  2.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前提下使用时应采取的主要办法

  (1) 提高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或减少轮胎对地面的压力,防止车轮滑转。

  (2) 采取汽车自救办法。

  (3) 合理使用汽车轮胎。

  (三)考察知识点

  1. 汽车走合期的概念、使用特色和应采取的办法。

  2. 汽车在低温前提下的使用特色和应采取的办法。

  3.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前提下的使用特色和应采取的办法。

  4. 汽车在高温前提下的使用特色和应采取的办法。

  5.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前提下的使用特色和应采取的办法。

  (四)考察要求

  1. 汽车走合期的概念、使用特色和应采取的办法。

  识记:定义、特色。

  简单使用:采取的办法。

  2. 汽车在低温前提下的使用特色和应采取的办法。

  识记:特色。

  简单使用:采取的办法。

  3.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前提下的使用特色和应采取的办法。

  识记:特色。

  简单使用:采取的办法。

  4. 汽车在高温前提下的使用特色和应采取的办法。

  识记:特色。

  简单使用:采取的办法。

  5.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前提下的使用特色和应采取的办法。

  识记:特色。

  简单使用:采取的办法。

  第八章  汽车技术情况的调整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汽车技术情况与汽车使用机能的调整,理解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原因与影响因素,掌握汽车技术情况的分级和调整规律。

  重点:汽车技术情况与汽车使用机能的调整。

  难点:汽车技术情况的分级和调整规律。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汽车技术情况与汽车使用机能的调整

  1. 汽车技术情况与汽车工作才能

  2. 汽车使用机能的调整

  第二节  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1. 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基本原因

  (1) 磨损

  (2) 塑性变形与破坏

  (3) 疲劳破坏

  (4) 腐蚀

  (5) 老化

  2. 使用前提对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影响

  使用前提:

  (1) 途径前提  它是汽车工作前提的主要部门。

  (2) 运行前提  它是影响汽车及总成使用情形的一个因素。

  (3) 运输前提  在汽车运输前提中,除运行车速外,还包括装载运输行程的长度L(运距);行程使用系数β;载质量使用系数γ;挂车使用系数κ和运输货物的种类等项前提。

  (4) 天然气候前提  包括环境温度、湿度、风力、风向和太阳光辐射强度等参数。天然气候前提能够影响汽车总成工作温度情况,改变它们的技术机能和工作的可靠性。

  (5) 季节前提等  它是影响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附加前提。

  3. 汽车故障的分类

  汽车故障的定义;分类方式。

  第三节  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规律

  1. 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规律的分类:渐发性调整入程(第一种调整规律)和偶发性调整入程(第二种调整规律)

  2. 汽车技术情况的渐发性调整入程(第一种调整规律)

  3. 汽车技术情况的偶发性调整入程(第二种调整规律)

  第四节  汽车技术情况的分级

  1. 汽车技术情况的等级划分与尺度

  (1) 一级车——完好车

  (2) 二级车——基本完好车

  (3) 三级车——需修车

  (4) 四级车——停驶车

  2. 汽车技术情况等级的评定

  3. 汽车平均技术等级

  (三) 考察知识点

  1. 汽车技术情况与汽车工作才能的概念。

  2. 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基本原因。

  3. 汽车使用前提对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影响。

  4. 汽车技术情况的调整规律和分级。

  (四) 考察要求

  1. 汽车技术情况与汽车工作才能的概念。

  识记:技术情况与汽车工作才能的定义。

  2. 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基本原因。

  体会: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基本原因:磨损、塑性变形与破坏、疲劳破坏、腐蚀、老化等。

  3. 汽车使用前提对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影响。

  体会:途径前提、运行前提、运输前提、天然气候前提和季节前提的影响。

  4. 汽车技术情况的调整规律和分级。

  识记: 汽车技术情况分级。

  体会: 汽车技术情况的调整规律。

  第九章  汽车使用寿命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汽车使用寿命的相关划定和对应评价指标,理解更新理论,掌握更新时刻的肯定方式。

  重点:汽车使用寿命的概念、评价指标。

  难点:更新时刻的肯定方式。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述

  汽车使用寿命的定义

  第二节  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指标

  1. 汽车物理寿命

  2. 汽车技术使用寿命

  3. 汽车经济使用寿命

  4. 汽车折旧寿命

  第三节  更新理论

  “劣化”的概念。

  劣化理论是装备更新理论的根据。汽车经济使用寿命的劣化入程,主要受车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影响。

  (1) 有形磨损

  (2) 无形磨损

  (3) 综合磨损

  第四节  更新时刻的肯定

  汽车使用寿命和更新时刻采取的计量单位一般有使用年限和使用里程。按使用年限或使用里程计量的汽车最佳更新时机肯定方式的核心问题是计算汽车经济使用寿命。主要计算方式有低劣化数值法、使用现值及投资(资本)归收系数估算法、面值法以及最低计算费用法(判断大修与更新界线法)等。

  第五节  总成互换修理的汽车寿命

  在有限贮备总成互换前提下汽车使用寿命的计算方式

  (三) 考察知识点

  1. 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指标。

  2. 汽车的更新理论。

  3. 汽车的有形磨损、无形磨损和综合磨损。

  4. 更新时刻的肯定。

  (四) 考察要求

  1. 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指标。

  识记: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指标:汽车物理寿命、汽车技术使用寿命、汽车经济使用寿命、汽车折旧寿命。

  2. 汽车的更新理论。

  体会:劣化理论是装备更新理论的根据。

  3. 汽车的有形磨损、无形磨损和综合磨损。

  识记:有形磨损、无形磨损和综合磨损。

  4. 更新时刻的肯定。

  综合使用:计算汽车经济使用寿命方式:低劣化数值法、使用现值及投资(资本)归收系数估算法、面值法和最低计算费用法(判断大修与更新界线法)等。

  III.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察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划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与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入而提出详细的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察内容和考察目的的说明

  为使考试内容详细化和考试要求尺度化,本大纲在列出考察内容的基本上,对各章划定了考察目的,包括考察知识点和考察要求。明白考察目的,使自学应考者能够入一步明白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体系学习教科书;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白范围,更精确地部署试题的知识才能层次和难易水平。

  1.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察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察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划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察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因为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位置、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色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离按四个认知(或鸣才能)层次肯定其考察要求。

  2. 四个才能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体会;简单使用;综合使用。

  各个才能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对大纲中的知识点,如定义、定理、公式、性质、法则等有清晰精确的认识,并能做出精确的判断和选择。

  体会:要求考生对大纲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有绝对的理解,清晰它与有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做出精确的表达和说明。

  简单使用:要求考生能够使用本大纲中的各部门的少数几个知识点,解决简单的计算、证明或使用问题。

  综合使用:要求考生对大纲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在熟习和理解的基本上,会使用多个知识点,剖析、计算或推导解决稍庞杂的部分问题。

  3. 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公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列入对应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科书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都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铺的严重方针政策的调整予以体现。

  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的,在大纲里会提醒个人自学者、社会助学组织在学习入程中关注此事。

  二、关于自学教科书

  推举选用教科书:汽车使用工程(第三版),高延龄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11月第3版。

  参考书:汽车使用工程,鲁植雄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印刷。

  三、关于自学要乞降自学方式指点

  1. 自学要求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根据专业考试规划和专业培育目的而肯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白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水平。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门。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水平,课程考察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察的主要内容。

  在自学考试要求中,对各部门内容掌握水平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其表达用语依次是:理解、理解;理解、清晰;掌握、会用;纯熟掌握。

  为有效地指点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共5个学分(包括试验内容的学分)。共计 90 学时(注:1学分计18学时)

  2. 自学方式指点

  (1) 在全面体系学习的基本上,掌握《汽车使用工程》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本课程内容涉及范围普遍。对每个部门来说,各章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自学应考者应起初全面体系地学习各章内容,记忆应当识记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定义,较为纯熟地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其次,弄清晰各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注重融会贯通;再次,在全面体系学习的基本上掌握重点,有目的地深刻学习重点章节的内容。但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科书的情形下孤立地去抓重点。

  (2) 将学习理论与试验结合起来。本课程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试验,自学应考者应在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同时掌握基本试验方式,并学会精确使用这些方式去剖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最终将知识转化为才能,提高自己的剖析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划定的考试内容和考察目的,当真钻研指定的教科书,明白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色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入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倾向,掌握社会助学的精确导向。

  2. 要精确处置基本知识与使用才能之间的关系,绝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体会、简单使用和综合使用联系起来,将基本知识和理论转化为使用才能,在全面辅导的基本上,侧重培育和提高自学应考者剖析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3. 要精确处置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点自学应考者全面体系地学习教科书,掌握全体考试内容和考察知识点,在此基本上再凸起重点。总之,要将重点学习与统筹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宝的歧途。

  建议学时部署:

序号

课程内容

讲授学时

试验学时

1 第一章 汽车使用前提及机能指标 7  
第一节 汽车使用前提
第二节 汽车运行工况
第三节 汽车使用机能指标
4
1
2
 
2 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 12  
第一节 汽车行驶阻力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体系
第三节 动力性剖析
第四节 行驶附着前提
第五节 汽车动力性试验
3
3
2
2
2


2
3 第三章 汽车使用经济性 11  
第一节 汽车燃料经济性
第二节 提高汽车使用燃料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
第三节 润滑资料的合理使用
第四节 轮胎的合理使用
4
2
3
2
 
4 第四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 14  
第一节 制动性
第二节 操纵稳定性
第三节 汽车被动安全性
6
6
2
 
5 第五章 汽车的公害 11  
第1节 概述
第2节 汽车排气污染物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第3节 汽车的噪音
第4节 汽车排气污染物及噪声试验
1
4
4
2


2
6 第六章 汽车通过性和汽车平顺性 6  
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
第二节 汽车行驶平顺性
4
2
 
7 第七章 汽车在特殊前提下的使用 9.5  
第1节 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第2节 汽车在低温前提下的使用
第3节 汽车在高原和山区前提下的使用
第4节 汽车在高温前提下的使用
第5节 汽车在坏路和无路前提下的使用
0.5
4
2
2
1
 
8 第八章 汽车技术情况的调整 7.5  
第1节 汽车技术情况与汽车使用机能的调整
第2节 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第3节 汽车技术情况调整的规律
第4节 汽车技术情况的分级
0.5
4
2
1
 
9 第九章 汽车使用 5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指标
第三节 更新理论
第四节 更新时刻的肯定
第五节 总成互换修理的汽车寿命
0.5
0.5
1
2
1
 
灵巧 3  
合计 86 4

  五、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要求

  1.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划定的考试内容来肯定考试范围和考察要求,不要任意扩铺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下降考察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恰当凸起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 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才能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体会占30%;简单使用占30%;综合使用占20%.

  3. 试题要合理部署难易构造,试题难易水平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在不同才能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 本课程考尝尝卷采取的题型,一般有:填空题 、判断改错题、名词说明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阐述题等。各种题型的详细形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在命题中必需依照本课程大纲中所划定的题型命题,考尝尝卷使用的题型能够略少,但不能超越划定。

  5. 本课程的考试时光为150分钟,试题量以中等水平的自学应考者的划定时光内搞定全体试题为度。

  6. 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7. 考试使用工具:钢笔、铅笔、计算器和简单的绘图工具。

  IV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填空题

  1. 车辆在行驶入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由压差阻力、     阻力、     阻力和内部阻力组成。

  二、判断改错题

  1. 汽车在侧坡上行驶时,当侧坡角的正切值不大于轮胎与地面的侧向附着系数时,汽车不会发生整车侧滑。

  三、名词说明题

  1.功率平衡图

  四、单项选择题

  1.汽车在绝对载质量前提下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和战胜各种障碍的才能,称为汽车(  )

  A. 通过性   B.平顺性   C. 动力性   D.稳定性

  五、多项选择题

  1.车辆稳定行驶阻力包括(  )

  A.车轮阻力   B.空气阻力  C. 坡度阻力  D.加速阻力  E.惯性阻力

  六、计算题

  1. 一辆轿车的动员机功率是66千瓦,传动系机械效力0.85, 汽车总质量为1.71吨,CW=0.3, A=2.05,车轮滚动阻力系数f=(0.014(1+V2/19440),问此车车速能否到达170公里/小时?

  七、简答题

  1. 简述汽车排气污染物的组成?

  八、阐述题

  1. 试论提高汽车使用燃料经济性的途径和技术有那些?

上一篇:广东省2009年自考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大纲 下一篇:广东省2009年自学考试发动机原理课程大纲

培训项目

今日焦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