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考试大纲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

时间:2016-05-06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txj

目 录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第二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材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发展

  第一节  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智育

  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

  第五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情育

  第四章  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生教师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第五章  语言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

  第一节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

  第三节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第六章  中学的阅读教学

  第一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第二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第三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节  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

  第五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备课

  第七章  中学的作文教学

  第一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节  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方式

  第三节  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

  第四节  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

  第五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备课

  第八章   中学的口语交际训练

  第一节  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节  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

  第三节  常用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

  第四节  口语交际训练方案的制订

  第九章  中学课外语文活动

  第一节  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

  第二节  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方式

  第三节  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原则

  第十章  中学语文课的复习与测试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的复习

  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的测试

  Ⅲ、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教育应用理论学科,也是中学语文教育从业者必须修读的一门课程。

  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认识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明确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形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为成为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工作者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语文教学工作,具备本学科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能够运用本学科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智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本质联系;中学语文课程的任务与教师专业素养;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中学语文课中阅读、作文、口语交际教学以及课外活动各个领域的特殊原理和方法;中学语文课程的复习与测试等。

  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范读、课文分析、教材处理、教学评议、“双基”分析、板书设计、作文批改、讲课、课外辅导、考试命题等。

  学习本课程,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空谈。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联系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以及与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联系语文教学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程的内容。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或区别。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教育学课程,因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中学语文教育阶段中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矛盾及其运动的学科。它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以教育学尤其是课程论、教学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还应先修心理学课程,因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它以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

  学习本课程,需要有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学科基础。因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特定领域为中学语文教育实践,所以,汉语言文学学科如语言学、文学、文章学、阅读学、写作学、言语交际学等的基础理论,也都是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必然依据。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综合运用上述相关学科的理论去解决中学语文教育问题的,所以,学习本课程必须先具备上述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分章设置。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为课程论部分;第五章至第十章为教学论部分。

  本课程的重点章为第一、六章,次重点章为第三、七章,其余为一般章。学习的难点主要集中在重点章和次重点章。

  本课程的学习时间应不少于 72 学时。

  第一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掌握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部分,需要深入理解其中关于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分析以及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和体系。难点在于对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12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立

  1、语文教育的含义

  2、语文课的设立

  3、“语文”名称的含义

  二、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1、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2、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一、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

  二、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1、国家的教育方针

  2、中学阶段的教育目的

  3、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4、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三、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1、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编制中学语文课程的依据

  2、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实施的依据

  3、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依据

  四、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1、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

  2、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3、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2、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四)考核要求

  1、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识记:语文教育;语文课的设立:“语文”名称的含义。

  (2)领会: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简单运用: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4)综合运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1)识记: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2)领会: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语文素养的内涵。

  (3)简单运用: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4)综合运用: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第二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语文课程内容系统的构成,认识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掌握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及其使用。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6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一、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依据

  1、课程理论依据

  2、社会需要依据

  3、学科规律依据

  4、学生心理依据

  二、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系统的构成

  1、识字与写字

  2、阅读

  3、写作

  4、口语交际

  5、综合性学习

  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一、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编订

  1、过去的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

  2、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

  二、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

  1、课程导引

  2、课程性质

  3、课程目标

  4、课程内容

  5、教学建议

  6、相关附录

  三、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作用

  1、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

  2、中学语文课程管理及其评价的基础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材

  一、语文教材的意义

  1、凭借功能

  2、示范功能

  3、教育功能

  4、发展功能

  二、中学语文教科书

  1、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

  2、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

  三、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

  四、中学语文教材的使用

  1、语文教材的使用理念

  2、语文教科书的钻研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2、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

  3、中学语文教材

  (四)考核要求

  1、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依据及构成

  (1)识记:课程。

  (2)领会: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依据。

  (3)简单应用: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要素。

  (4)综合应用: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系统。

  2、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

  (1)识记: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

  (2)领会: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

  (3)简单应用: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

  (4)综合应用: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作用。

  3、中学语文教材

  (1)识记:中学语文教材的概念;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

  (2)领会: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语文教材的使用理念。

  (3)简单应用:语文教材的意义。

  (4)综合应用:语文教科书的钻研。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掌握中学语文德育、智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依据、特点和内容。

  本章是本课程的次重点部分,需要理解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难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智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特点。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8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

  一、语文教育的基础性

  二、语文教育的整体性

  三、语文教育的终身性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

  一、语文德育的依据

  1、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看

  2、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看

  二、语文德育的特点

  1、情与理的结合

  2、德育内容的明朗性与隐蔽性

  三、语文德育的内容

  1、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

  2、培养学生优良的政治品质

  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智育

  一、语文智育的依据

  1、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

  2、从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看

  二、语文智育的特点

  1、语文智育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关系紧密

  2、语文智育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系紧密

  三、语文智育的内容

  1、培养观察力

  2、培养记忆力

  3、培养思维能力

  4、培养想象力

  5、培养注意力

  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

  一、语文美育的依据

  1、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语文学科的优越条件

  二、语文美育的特点

  1、形象生动性

  2、情感愉悦性

  3、个性鲜明性

  4、和谐统一性

  三、语文美育的内容

  1、自然美

  2、社会美

  3、艺术美

  第五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情育

  一、语文情育的依据

  1、语文情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2、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育因素

  3、学生情感活动特点为情育提供条件

  二、语文情育的特点

  1、语文情育以语言为媒介

  2、语文情育始终伴随认知教育进行

  3、语文情育与认知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三、语文情育的内容

  1、良好的情感品质

  2、积极的情感倾向

  3、高尚的情感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考核知识点

  1、语文教育功能的特殊性。

  2、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3、中学语文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4、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5、中学语文教学与情育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1、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

  (1)识记:语文学科的三种功能。

  (2)领会:语文教育功能特殊性的三个方面。

  (3)简单应用:语文教育各种功能在教学中的体现。

  (4)综合应用:语文教育功能在教学中的综合发挥。

  2、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

  (1)识记:德育;语文德育的内容。

  (2)领会:语文德育的依据。

  (3)简单应用:语文德育特点在教学中的体现。

  (4)综合应用:遵循语文德育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

  3、中学语文教学与智育

  (1)识记:智育;语文智育的内容。

  (2)领会:语文智育的依据。

  (3)简单应用:语文智育特点在教学中的体现。

  (4)综合应用:遵循语文智育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智育。

  4、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

  (1)识记:美育;语文美育的内容。

  (2)领会:语文美育的依据。

  (3)简单应用:语文美育特点在教学中的体现。

  (4)综合应用:遵循语文美育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5、中学语文教学与情育

  (1)识记:情育;语文情育的内容。

  (2)领会:语文情育的依据。

  (3)简单应用:语文情育特点在教学中的体现。

  (4)综合应用:遵循语文情育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育。

  第四章 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认识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领会并自觉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4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一、语文知识教养

  二、语文能力培养

  三、学生智力开发

  四、品德观念影响

  五、审美情操陶冶

  六、非智力心理因素培养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一、思想品德素养

  1、必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2、热爱学生,期待成才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勤于学习,勇于创新

  二、学业知识素养

  1、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

  2、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三、语文教学能力

  1、语文备课能力

  2、语文施教能力

  3、语文考核能力

  四、职业心理品质

  1、认知方面

  2、情感方面

  3、意志方面

  五、语文教育研究能力

  1、调查研究的能力

  2、选题定向的能力

  3、收集资料的能力

  4、开展实验的能力

  5、总结经验的能力

  6、观察想象的能力

  7、反馈验证的能力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2、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

  (四)考核要求

  1、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1)识记:中学语文知识;中学生语文能力。

  (2)领会:初中生和高中生语文能力要求的异同。

  (3)简单应用:中学语文教学某方面任务的完成。

  (4)综合应用:全面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2、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

  (1)识记: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构成。

  (2)领会: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内涵。

  (3)简单应用:中学语文教师学业知识的学习。

  (4)综合应用: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发挥……

  第五章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熟练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要求。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4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

  一、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

  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在于“基础”二字

  第二节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的有关内容

  二、对上述内容的分析

  第三节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一、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

  1、教材的分散性与系统性

  2、教学的随机性与专门性

  3、学生的模仿性与实践性

  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要求

  1、传授知识要做到“精要、好懂、有用”

  2、技能训练要联系读写和口语交际实际

  3、注重启发引导,讲求整体提高

  (三)考核知识点

  1、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

  2、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

  3、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四)考核要求

  1、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

  (1)识记:“双基”的含义。

  (2)领会:语文知识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3)简单应用:使用教材落实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教学。

  2、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

  (1)识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有关初中阶段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基本内容。

  (2)领会:对初中阶段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基本内容的分析

  3、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1)领会: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

  (2)简单应用:分析语文教学中知识和能力教学的表现。

  (3)综合应用:在教学中贯彻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要求。

  第六章 中学的阅读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阅读的本质特征,认识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理解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掌握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熟练掌握中学各类文体的特点及教学要领,具备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技能。

  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部分,既要掌握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又要具备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技能。难点在于理解和掌握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各类文体教学的要领。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12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一、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

  1、开发智力,发展思维,提高理解事物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2、获得综合文化素养,丰富个人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操

  3、建立丰厚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获得语言文字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二、中学阅读教学的地位

  1、阅读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提供识字写字基础

  2、阅读教学为整个语文教学提供一般知识和能力基础

  3、阅读教学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练习机会,为写作教学提供借鉴和模仿的范例

  4、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操教育的主要阵地

  第二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1、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构成阅读能力的心理因素分为:感知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二、中学阅读教学的内容

  1、培养阅读兴趣

  2、传授阅读知识

  3、传习阅读方法

  4、养成阅读习惯

  第三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一、中学阅读教学过程

  1、一般文章阅读的心理过程

  2、学习课文的行为阶段

  二、中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1、一般阅读方法

  2、常规的阅读教学方法

  3、阅读教学的多媒体方式

  4、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第四节  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

  一、实用文的阅读教学

  1、记叙文的阅读教学

  2、说明文的阅读教学

  3、议论文的阅读教学

  4、应用文的阅读教学

  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

  1、诗歌的阅读教学

  2、小说的阅读教学

  3、散文的阅读教学

  4、剧本的阅读教学

  三、文言文的阅读教学

  第五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备课

  一、备课的意义

  1、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2、备课有助于提高教师业务修养

  二、备课的内容和步骤

  1、熟悉大纲

  2、钻研教材

  3、了解学生

  4、设计教学

  三、教案的编写和使用

  1、教案的种类

  2、教案的格式

  3、教案编写的注意事项

  4、教案的使用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2、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3、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4、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

  5、中学阅读教学的备课。

  (四)考核要求

  1、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

  (1)识记:“阅读”的定义。

  (2)领会:中学阅读教学的地位。

  (3)简单应用: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

  2、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1)识记:阅读能力;中学阅读教学的内容。

  (2)领会: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

  (3)简单应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传授阅读知识,传习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3、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1)识记:一般文章阅读的心理过程;中学阅读教学的方法。

  (2)领会:学习课文的行为阶段。

  (3)简单应用:中学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学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

  (4)综合应用:中学阅读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应用。

  4、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

  (1)识记:实用文、文学作品、文言文的含义。

  (2)领会:各种实用文、文学作品以及文言文教学的地位。

  (3)简单应用:各种实用文、文学作品以及文言文教学的要领。

  (4)综合应用:各种实用文、文学作品以及文言文教学的设计。

  5、中学阅读教学的备课

  (1)识记:备课;课型。

  (2)领会:备课的意义;备课的内容和步骤。

  (3)简单应用:教学设计的分项练习。

  (4)综合应用:教案的编写和使用。

  第七章 中学的作文教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认识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明确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方式,理解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掌握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具备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技能。

  本章是本课程的次重点部分,既要掌握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又要具备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技能。难点在于理解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掌握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具备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技能。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8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一、作文教学的目的

  1、培养写作能力

  2、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中学作文教学的内容

  1、写作知识的学习

  2、写作方法的实践

  3、写作心理的养成

  第二节  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方式

  一、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

  1、文体方面

  2、文风方面

  3、篇幅方面

  4、速度方面

  5、态度方面

  二、中学作文训练的方式

  1、命题作文

  2、看图作文

  3、给材料作文

  4、话题作文

  5、自由拟题作文

  6、多媒体网络作文

  第三节  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

  一、作文训练的序列

  1、从心理层面划分的序列

  2、从操作层面划分的序列

  二、遵循知能转换规律建构写作能力培养程序

  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写作知识

  2、引导学生从知识短文中掌握写作理论

  3、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进行知能结合尝试

  4、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完成知能转换

  第四节  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

  一、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

  1、命题

  2、指导

  3、批改

  4、讲评

  二、作文教学的主要课型

  1、作文指导课

  2、作文讲评课

  第五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备课

  一、作文教学备课的内容

  1、明确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2、研究语文课本

  3、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

  4、制订作文教学计划

  二、作文课的教案编写

  1、作文指导课的教案编写

  2、作文评奖课的教案编写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2、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方式

  3、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

  4、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

  5、中学作文教学的备课

  (四)考核要求

  一、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1)识记:作文能力;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写作心理。

  (2)领会:作文教学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3)简单应用:培养学生作文的基本能力。

  (4)综合应用: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作文专门能力;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教学的内容。

  二、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方式

  (1)识记:各种中学作文训练方式的定义。

  (2)领会: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

  (3)简单应用:命题作文、看图作文、自由拟题作文方式的要求。

  (4)综合应用:各种中学作文训练方式的实际应用。

  三、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

  (1)识记:作文训练序列。

  (2)领会:中学作文训练的各种序列。

  (3)简单应用:作文训练序列的分阶段实施。

  (4)综合应用:“感悟——明理——尝试——转换”写作训练程序的系统实施。

  四、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

  (1)识记:命题、指导、批改、讲评;作文指导课的具体做法;作文讲评课的具体样式。

  (2)领会:一次作文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

  (3)简单应用:落实作文指导的内容;应用作文批改的方法。

  (4)综合应用:作文讲评课的设计。

  五、中学作文教学的备课

  (1)领会:作文教学备课的内容。

  (2)简单应用:作文教学计划的制订。

  (3)综合应用:作文课的教案编写。

  第八章 中学的口语交际训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确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和任务,掌握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熟练掌握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6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和任务

  一、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

  1、从中学生的年龄阶段看

  2、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

  3、从开发智力的角度看

  二、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任务

  1、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的培养

  2、口语交际技巧的训练

  第二节  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

  一、实践性

  二、提高性

  1、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2、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随机性

  1、课堂教学中的随机性

  2、社会生活中的随机性

  第三节  常用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

  一、听话的训练方式

  1、结合阅读教学的听话训练

  2、结合写作教学的听话训练

  3、口语交际中的听话训练

  二、说话的训练方式

  1、结合阅读教学的说话训练

  2、结合作文教学的说话训练

  3、口语交际中的说话训练

  第四节  口语交际训练方案的制订

  一、口语交际训练方案的内容

  二、口语交际训练方案的编写

  (三)考核知识点

  1、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和任务

  2、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

  3、常用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

  4、口语交际训练方案的制订

  (四)考核要求

  1、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和任务

  (1)识记:听、说;听话活动、说话能力。

  (2)领会: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

  (3)简单应用:落实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各项任务。

  2、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

  (1)识记: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三个特点。

  (2)领会:中学口语交际训练的提高性和随机性特点。

  (3)简单应用:结合生活实际随机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3、常用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

  (1)识记:各种听话、说话训练方式的含义。

  (2)领会:口语交际活动中听话与说话的关系。

  (3)简单应用:各种听话、说话训练方式的应用。

  4、口语交际训练方案的制订

  (1)领会:口语交际方案的内容。

  (2)综合应用:一次口语交际方案的编写。

  第九章 中学课外语文活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认识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掌握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方式和原则。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4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

  一、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广泛和密切的联系

  1、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的应用和操作

  3、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4、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时代发展的信息

  二、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

  1、开展课外语文活动可以满足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个性要求

  2、课外活动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个人的专业特长

  三、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 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方式

  一、课外阅读活动

  1、培养学习兴趣为目的的阅读活动

  2、配合课堂教学为目的的课外活动

  3、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阅读

  4、提高学生某种语文能力的阅读

  二、课外写作活动

  1、培养写作兴趣的课外活动

  2、培养写作能力的课外活动

  3、配合课堂作文教学的课外活动

  4、锻炼学生某种写作技巧的课外活动

  5、配合其它活动开展的课外写作

  三、课外口语交际活动

  1、培养学生听话能力的活动方式

  2、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活动方式

  四、课外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

  1、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活动

  2、语文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

  3、丰富学生人文情感的课外语文活动

  4、以培养兴趣为目的的活动

  第三节  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原则

  一、学生自主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2、坚持全员自觉参与

  二、加强指导原则

  1、指导学生切实做好活动计划

  2、指导课外活动有组织地进行

  3、指导学生把课外活动与课内教学结合起来

  三、适合学生原则

  1、充分了解学生

  2、切合学生的实际

  四、不加重负担原则

  1、加强计划性

  2、不作硬性规定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

  2、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方式

  3、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原则

  (四)考核要求

  1、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

  (1)识记: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

  (2)领会: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方式。

  (1)领会:各种中学课外语文活动方式的特点。

  (2)简单应用:各种中学课外语文活动方式的应用。

  (3)综合应用:课外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

  3、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原则

  (1)识记:学生自主原则、加强指导原则、适合学生原则、不加重负担原则。

  (2)简单应用:各项中学课外语文活动原则的贯彻。

  第十章 中学语文课的复习与测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复习的性质和意义,掌握复习的类型和方法。掌握上复习课的技能;理解测试的性质和意义,明确测试的内容和要求,掌握命题技能和测试过程的组织。

  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8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的复习

  一、复习的性质和意义

  1、复习的性质

  2、复习的意义

  二、复习的类型和方法

  1、复习的类型

  2、复习的方法

  三、复习课的基本结构

  1、布置任务

  2、展开复习

  3、归纳整理

  4、巩固提高

  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的测试

  一、测试的性质和意义

  1、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未来学习

  3、有利于提高课程与教学质量

  4、有利于增进家庭对学生的了解

  二、测试的内容及要求

  1、测试的内容

  2、测试的要求

  三、测试的形式和题型

  1、测试的形式

  2、测试的题型

  四、测试的基本过程

  1、明确目的,制定计划

  2、编制试卷,实施测试

  3、评阅答卷,确定成绩

  4、分析结果,解释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

  1、中学语文课的复习

  2、中学语文课的测试

  (四)考核要求

  1、中学语文课的复习。

  (1)识记:复习的类型和方法。

  (2)领会:复习的性质和意义。

  (3)简单应用:复习课的组织和实施。

  2、中学语文课的测试。

  (1)识记:测试的形式和题型。

  (2)领会:测试的性质和意义;测试的内容和要求。

  (3)简单应用:各种试题的命制。

  (4)综合应用:一次测试的计划与结果分析。

  Ⅲ、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本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本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

  本大纲与推荐自学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都有。

  (三)关于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指定使用教材:《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陈建伟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2版。

  主要参考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课程基本要求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自学要求中,对各部分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其表达用语依次是:了解、知道;理解、清楚;掌握、会用;熟练掌握。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并在相关章的基本要求中也具体指明。

  本课程共4学分,不含中学语文教学实习学分。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本课程建议学习时间为72学时,其中讲授24学时,自学48学时。讲授要注意结合教学案例,处理好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知能层级确定其考核要求。

  (2)四个知能层级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四个知能层级从低到高依次是: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1)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2)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3)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4)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4个不同层次的认知能力是层级递进的关系,后一层次的认知能力,包含了前面所有层次的能力要求。都是考核必须注意的内容范围。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考试的时间为150 分钟。考试时不得携带任何对本课程内容具有提示作用的资料与工具书。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覆盖全课程,又突出重点。

  3、本课程考试命题不得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的范围,考核目标不得高于本大纲中规定的最高知能层级。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掌握。不能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知能层级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 ,领会占30% ,简单应用占30% ,综合应用占20%。

  5、本课程试题的难度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试题的难易程度与知能层级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

  6、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考试命题必须按照本大纲中所规定的题型命制,每次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不能超出规定题型。

 

本文由无忧教育网编辑,转摘请注明

上一篇:广东2013年自考设计美学课程(04026)考试大纲 下一篇:广东2013年自考设计原理课程(09235)考试大纲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培训项目

今日焦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