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备考辅导 > 串讲资料
2013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复习笔记(2)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① 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的问题,唯物、唯心,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静止和发展等。
②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确立:
a.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c.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物质和运动及其存在形式。
a.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性实在性。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③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1)客观现实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1)生产实践。(2)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4、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和实践的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a,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b、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c,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①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辩证的联系: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区别。
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
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点: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发性。
2、事物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普遍的,是一个过程。
上一篇:2013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复习笔记(1) 下一篇:2013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复习笔记(3)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